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伦诺尔

多伦诺尔

①湖泊名。共有7小湖,汉名七星潭。蒙古语称“七”为“多伦”,称“湖”为“诺尔”,故名。一作多伦泊。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岸。 ②厅名。元上都路故地。明为开平卫。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清初置上都牧厂。康熙十四年(1675),迁察哈尔部众分置于此。三十年(1691),噶尔丹侵略喀尔喀,各蒙古部长被迫率众南迁,康熙帝于此接见土谢图汗及哲布尊丹巴所率众台吉。雍正十年(1732),以该地商民日众,置多伦诺尔厅,隶口北道,设理事同知,管理察哈尔左翼正蓝、镶白、正白、镶黄4旗及附近各蒙古内札萨克与喀尔喀旗民交涉事务。治所在今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因清廷在此建立汇宗寺,俗称喇嘛庙。1913年改多伦县。

猜你喜欢

  • 相会调

    纳西族独具民族特色的大曲调。以《鱼水相会》和《蜂花相会》最为著名。采用象征和以物拟人的表现手法,以鱼和蜜蜂象征男青年,以水和花代表女青年,把爱情作为主线,讴歌纳西青年男女为争取自由幸福和反抗封建压迫的

  • 员外酋望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的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个大员之一,职位在正酋望之下,大军将之上,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

  • 北魏世祖

    见“拓跋焘”(1358页)。

  • 额琳沁多尔济

    ?—1756清代蒙古王公。又作额璘沁多尔济。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亲王※策棱第五子,※成衮扎布弟。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一年(1756),与台吉旺辰多尔济随定边左副将军哈达哈征乌梁海,复进

  • 匐俱

    见“移涅可汗”(2069页)。

  • 纳西文

    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解放前,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叫东巴文,另一种叫哥巴文。未能在群众中广泛使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3工作队和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对纳西语进行了

  • 捏褐妳

    又记作“捏褐耐”。契丹语,意“狗头”。契丹族对“中秋节”(八月十五日)的称谓。依俗,节前七日(八月八日)杀白犬,于寝帐前七步埋其头,露其嘴。至中秋,移帐于埋狗头处。

  • 阿尔班

    蒙古语音译,意为“十(户)”。准噶尔基层行政组织。这种组织形式早在蒙元时期即已出现,称“哈儿班”,意为“十户”或“牌子头”,是千户制中百户之下的基层组织。在准噶尔统治时期,是构成“得沁”(四十户)的重

  • 贯酸斋

    见“贯云石”(1559页)。

  • 述澜

    见“释鲁”(2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