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乐署
元代专门管领河西(原西夏)乐人的机构。原称昭和署,属仪凤司掌管,至大四年(1311)改。
元代专门管领河西(原西夏)乐人的机构。原称昭和署,属仪凤司掌管,至大四年(1311)改。
清代前藏地方官员。藏族,光绪十四年(1888),充当东科尔。十六年(1890)补放七品管糌粑第巴。二十年(1894),升补六品噶厦卓尼尔。二十四年(1898),升五品协尔帮。二十八年(1902),晋升
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附郭州(一说府治在渤海后期移卢州),领金德、常乐、永丰、鸡山、长宁5县。州治故址众说纷纭,今东北考古界力主在今吉林省和龙县西古城子;或说在该省敦化县敖东城;一说在桦甸县苏密城;
1810—1871中国伊斯兰教哲赫林耶第五代教主。甘肃灵州金积堡(今属宁夏吴忠市)人。回族。又名朝清,经名拖必尔停俩,道号“赛义德·束海达依”(殉道者的领袖)。出身于宗教世家。
苗族民间工艺。织锦工艺很早为苗族妇女掌握。花纹有几何图案及花、鸟、鱼、蝶等。一般经纬线用色不一,形成彩色花纹。用以装饰衣领,肩背和袖子,贵州黄平一带妇女喜用苗锦装饰服装。凯里舟溪妇女用来做背带(背小孩
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部分鄂温克人的他称。亦曰索莪罗。含义说法不一,一说为“骁勇”、“善战”之意,或说乃“肃慎”或“述律”音转,有说系满语“索拉勒恩”(汉译“桦木”)的异译。来源于肃慎(一说为契丹
见“锦台什”(2366页)。
日本侵占台湾时对高山族人民设置的封锁线。日本帝国主义者侵占台湾后,遭到高山族人民顽强的反抗,侵略者把他们视为“劣等民族”,进行野蛮的军事镇压,迫使高山族人民退入深山,并沿山设置长达四百余公里的封锁线,
见“射柳礼”(1890页)。
?—951五代后唐宗室。字叔达。沙佗人(一说人先世本代北胡人,后随沙陀李氏征战,也称沙陀人)。后唐明宗※李嗣源侄。善骑射。初从庄宗为马步军都指挥使兼行军司马。天成元年(926)后,迁皇城使、保义军节度
370—451北魏大臣。鲜卑拔拔氏(后改长孙氏)。长孙嵩从子。道武帝拓跋珪爱其慎重,使掌机密。内侍左右,出入诏命。明元帝拓跋嗣(409—423年在位)时,任南统将军、冀州刺史。太武帝拓跋焘即位,进爵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