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语官职
据历史记载,女真族于建国前,乌古逎时期(1021-1074)始建官属,时官称多以女真语名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1115年)后,于建国初期仍沿用。汇如下表。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9)实行改革,全面采用汉官制,原称大都废除。详况分见诸条。
| 名 称 | 职 司 | 出 处 |
| 勃极烈 | 建国前为“部 落长”。 建国 后各冠专名, 授宗室功臣, 位尊权大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 孛堇(勃堇) | 部族长 | 《金史· 兵 志》、 《百官 志》 |
| 忽鲁 | 统数部者 | 《金史·百官 志》 |
| 都勃极烈 | 百官之首。金 太祖以是职 称帝,后不再 授人 | 《金史·百官 志》、 《国 语 解》 |
| 谙班(汉意: 尊大)勃极烈 (谙版孛极 烈) | 最尊官。授之 为储嗣 | 《金史·熙宗 纪》、《熙宗二 子传》 |
| 国论 (汉意: 贵)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 国论忽鲁(汉 意:总帅)勃 极烈(国论胡 鲁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杲传》 |
| 国论左勃极 烈 | 国相。 佐政 | 《金史·百官 志》、 《宗 干 传》 |
| 国论右勃极 烈 | 国相。 领军 | 《金史·百官 志》、 《宗翰 传》 |
| 国论昊(昃) 勃极烈 | 阴阳之官 | 《金史·蒲家 奴传》、《国语 解》 |
| 移赉(汉意: 第三)勃极烈 | 第三位贵官。 领军 | 《金史·太宗 纪》、 《国 语 解》 |
| 阿买勃极烈 | 留守京师,治 城邑 | 《金史·辞不 失传》、《国语 解》 |
猜你喜欢
青海楚琥尔汗
见“朝克图台吉”(2175页)。
阿兴喇嘛
?—1636明代至蒙古传教的第一位格鲁派(黄教)藏僧。本名锡喇布,藏文史籍作佐格阿升喇嘛,蒙文史籍又作阿哩克喇嘛。出身于安多地方的萨木鲁家族。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母近亲,故称阿兴喇嘛(意为舅喇嘛
木鹿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院。藏文作“mu yu dgon pa”,即“木如寺”,转译为“木鹿寺”。在今大昭寺北部不远。唐时为吐蕃佛殿。迄今犹存。楼高四层,小而精。后改为格鲁派(黄教)高僧德珠呼图克图驻锡地
大朱留王
即“大武神王”(93页)。
内齐
?—1642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忠图子。初与从叔色本服属喀尔喀,后遭察哈尔林丹汗侵扰,往依科尔沁。天聪二年(1628),率众归后金。三年,朝觐后金皇太极
济尔玛泰卫
见“只儿蛮卫”(551页)。
李造福
西夏大臣。党项羌族。夏崇宗时(1086—1139)曾五使辽国:贞观四年(1104)六月,宋夏灵州川之役,夏败,奉命与田若水赴辽国求援。五年正月,复奉使如辽求援,请辽出兵伐宋。同年十二月,同田若水三使辽
萨哈连乌拉
即“黑龙江”(2227页)。
珠敦河卫
见“诸冬河卫”(1951页)。
卷伴
见“贝非”(3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