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娘若香波

娘若香波

吐蕃古堡名、地区名。地处今后藏,即藏麦与藏兑之间地区,北界日喀则、扎西岗、彭措林,东界楚河,西至拉孜,南至萨嘉。最初为“十二小邦”之一。据《德乌佛教史》及《贤者喜宴》载,其王为洛昂吉仲,其王宫即娘若香波卡。雅隆部落兴起后,首领止贡赞普收洛昂为属下,后止贡赞普在洛昂比武时被杀身亡,其地遂为洛昂所辖。后止贡赞普子恰墀(即布岱贡杰或卧岱贡杰)继赞普位,击败洛昂,统军大臣茹来杰(或阿拉杰)捣毁娘若香波卡,并将该宫室之部分基石做为恰墀建造青瓦达孜宫的石料。该地有香甫孜古山(又称孜钦),其上曾建有止贡赞普宫室。元代,噶玛巴让迥多吉赴蒙地,巴克什衣噶贝哇曾请其代向元帝请求恩准在香甫孜古山建寺。元帝妥欢贴睦尔诏准其请,并赐囊钦官职及印信。寺成,名孜钦寺。该寺以辩论、讲说及著述闻名于卫、藏、康三区,一时格西大德云集,仁达哇熏奴洛垂、布顿大师、克什米尔班钦、释迦室利、宗喀巴、大乘法王等名士均曾至此修习讲法。后该寺因克什米尔班钦主张扩建为36根大柱的佛寺及8根大柱的神殿静室,并以印度风格施工,故该寺又称佳达寺。

猜你喜欢

  • 达牟欧

    见“且卜拉”(558页)。

  • 行殿

    指契丹皇帝四季游动时处理公务和居住的牙帐。《辽史·营卫志》记其形制:“木柱竹榱,以毡为盖,彩绘韬柱,锦为壁衣,加绯绣额。又以黄布绣龙为地障,窗、槅皆以毡为之,傅以黄油绢。基高尺余,两厢廊庑亦以毡盖,无

  • 郭巴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村寨头人办事的人。与※“承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均有一名,由寨子推荐比较精干者担当,但须得到部落头人※“洪布”(土官)的认可。主要

  • 牂牁

    见“牂柯”(1960页)。

  • 宜州土兵暴动

    北宋僚人(今壮族)兵丁武装起义。景德四年(1007),宜州(治今广西宜山县)知州刘永规强役土丁伐木以修建官所,土丁不胜其任,屡遭鞭挞,激起武装暴动。在陈进指挥下,打回宜州城,击毙刘永规,推举卢成钧为“

  • 阿史那俀子

    吐蕃贵族扶立之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阿史那元庆长子,※阿史那献之兄。唐长寿元年(692),其父为来俊臣诬害,兄阿史那献流配崖州,自投吐蕃。次年,依吐蕃自立为汗,并联兵攻唐。延载元年(694)二月,与

  • 明正宣慰司

    清代康(喀木)区藏族土司。驻打箭炉。元代在喀木地方分置长河西、鱼通、宇远3安抚司。明代废安抚司,合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康熙五年(1666),置明正宣慰司,三十九年(1700),西藏营官侵扰炉边

  • 粤西丛载

    书名。广西文献古籍汇纂。30卷。清汪森(1653—1726,字晋贤,号碧巢,浙江桐乡人,汉族)辑。成书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内分各郡碑目、题目石刻、入粤纪程、名贤轶事、总督军务、荐绅盛事、杂品别

  • 陁锁

    亦作陀锁。金代起义军领袖。契丹族。原为特满群牧官。承安元年(1196)十一月,与特满群牧契丹人德寿发动起义,据信州反金。建年号身圣,众号数十万,远近震动。攻占韩州、懿州。以数万军迎战懿州宁昌军都统孛迭

  • 塔克勒根节

    新疆蒙古族节日。每岁四月,牧民占吉日祭鄂博(敖包)。库伦喇嘛持法器诵经,割羊,以羊皮及头角蹄尾蒙鄂博顶,取柏枝插其上,而将哈达悬结四周。当地官长率兵民自左往右绕走。一匝一行礼,且走且歌。一人领唱,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