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妥

宇妥

①藏语音译。西藏贵族家族之一。始于十世达赖喇嘛之父罗布桑年扎被封为一等台吉时。清道光四年(1824),其子格桑彭措袭爵,同年,获得原属布塘家族的宇妥庄园,宅第位于拉萨宇妥桥附近。后家族成员多有任僧俗官者。道光二十八年(1848)堪仲宇妥洛桑丹增为桑耶寺工程副总管。咸丰九年(1859)宇妥洛桑旺丹任堪穷;宇妥彭措班丹任噶伦。光绪二十年(1894)宇妥堪穷江央丹增任噶察(代理噶伦),后任基巧堪布,英军侵入拉萨时随达赖喇嘛逃往库伦。二十九年(1903)宇妥彭措班丹任噶伦。三十三年(1907),被驻藏大臣张荫棠指控为贪婪暴虐,腐败无能,革职。后,历有成员任孜恰、噶准、代本等官。②见“波塘”(1516页)。

猜你喜欢

  • 拉达克

    地名。藏语音译。位于西藏西部。居民最早是香雄人或羊同人,后来之藏人。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赞普朗达玛之后代尼玛衮之子在该地始建地方政权,属西藏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及《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均明确规定属

  • 哈罗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五代时期又称哈罗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 李班

    288或307—334十六国时期成汉君主。334年在位。字世文。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李特孙,※李荡第四子。被叔※李雄妻任氏收为养子。初署平南将军。玉衡十四年(324,一说十二年),被立

  • 实怜答里

    见“失怜答里”(591页)。

  • 尼隆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同一男性祖先血缘集团的称谓。又作“姑”。珞巴语音译,“尼”意为“人”,“隆”意为“分支”、“一群”。此既可指氏族,与※纽卜通用,也可指其中的分支,即小于禁婚范围、基于若干大家族

  • 歇仆

    见“次黑”(882页)。

  • 寨公田

    傣语称“纳曼”。农民称之为“纳曼当来”,意即“寨内大家的田”。指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下为村社集体占有的土地。时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与村社成员一起生活而不脱离村社的人,均可平均分得一份土地使用

  • 布摩

    壮语音译。壮族男性宗教职业者称谓。亦称“布道”。意为“师公”、“道公”。流行于广西。主管村寨中安神、驱鬼及祭祀等事宜。由先祖传袭或拜师承袭。尊奉莫一大王、白马娘娘、花婆圣母、释迦牟尼、张天师等为祖师。

  • 神鼓

    旧时萨满祭具。一种有柄的单面鼓。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地区较盛行。径圆不等,一般为1.5尺左右,鼓面覆以牛皮或厚纸,冒铁圈,柄上缀以铁环数个。亦有加鼓鞭者,鞭长约1.2尺,皮制。满族入关前,各家行跳神、

  • 郑和家谱

    回族族谱名。修于清雍正(1723—1735)年间。记马氏一支——郑和以后15代之谱系。为研究郑和之族属和改姓(由马氏改郑姓)以及本支发展、迁徙的情况,提供了重要史料。1936年玉溪县李鸿祥,从该县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