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安嘎

安嘎

鄂伦春族“乌力楞”家族公社集体狩猎瓦解后出现的一种临时狩猎小组。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篝火堆”或“住在一块的人”。一译为“阿那格”、“昂阿”等。主要在“鹿胎期”、“鹿茸期”、“叫(交)鹿尾期”、“打皮子期”等狩猎季节出远猎时组合,以便相互照顾。届时,“乌力楞”(地域公社)内的猎手自愿结合,组成三四人或五六人不等的若干“安嘎”出猎。狩猎结束,自行解散;下次出猎,再行组织。内选※“塔坦达”(狩猎长)、※“乌纠鲁达”(狩猎长副手)、※“吐阿钦”(炊事员。如猎手家属随往,各自开伙,不另设“吐阿钦”。若只去一个妇女,她必为“吐阿钦”)各一,“塔但达”领导狩猎和主持分配,“乌纠鲁达”协助“塔坦达”管理组内生活等,“吐阿钦”负责打柴做饭,兼管马匹。出猎所用马匹、枪支、弹药、猎刀、粮食、盐、筷子和皮被等,由猎手自备。猎获物按出猎前商定的方式分配,一般由同猎者平均分配(兽肉在“乌力楞”内按户平均分配),有的地区已出现马匹参与计股分配现象。

猜你喜欢

  • 黄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冉瞻

    ?—328十六国时期后赵将领。又名石瞻,字弘武。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本姓冉,名良,年12,为后赵石勒军所获,被石虎收为养子,遂改姓石。以骁猛著称,历封左积射将军、西华侯。晋太宁二年(324

  • 阴戎

    古族名。参见“陆浑之戎”(1189页)。

  • 葛称哥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葛称河卫。永乐八年(1410)三月置,以部人谢成格为指挥。《满洲源流考》作噶齐克卫,并说清代有地名噶齐克,在齐齐哈尔西180里。

  • 避暑山庄

    清朝皇帝行宫。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官。原为清帝避暑行宫和从事各种政务之所。座落于今河北承德市区北部。康熙四十二年(1703)动工兴建,四十七年初步建成。据乾隆帝“御制避暑山庄百韵诗序”载。初建是因蒙古

  • 特满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瑶里

    见“遥里”(2370页)。

  • 伪钞

    私自雕铸钞版印造的伪交钞。事关军国大计,社会安定,故历朝赏罚严明。元初规定,凡印造伪钞,经辨验,堪行使者,为首处死,为从雕版、抄纸、安藏、印造、知情、受分人等俱杖断,捉事人,首告者赏银5锭;不堪行使者

  • 书諴

    清宗室,字实之。满族。爱新觉罗氏。郑亲王济尔哈朗六世孙,辅国将军长恒子。袭奉国将军。性慷慨,不与俗同。年40,即托病辞官,弃仕途,农事为乐。著有《静虚堂集》。

  • 萨迦格言

    藏族文学著作。藏语“萨迦列协”之意译。为藏族最早的格言诗集。萨迦派大德萨迦班智达著。成书于13世纪初。共9章,有格言诗457首。多五、七言格言体。主题思想是以佛的观点提出待人处事的哲学。多以比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