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襄

完颜襄

1140—1202

金皇族、大臣。本名唵。女真族。完颜氏。金昭祖石鲁曾孙(一作五世孙),参知政事阿鲁带之子。幼有志,善骑射,多勇略,才武过人。年18袭世爵。大定元年(1161),从左副元帅完颜谋衍镇压契丹移剌窝斡等起义军,败义军于肇州之长泺、霿��河。继从平章政事仆散忠义败义军于袅岭西陷泉(临潢府境),以功特授毫州防御使。继为颍、寿都统。率甲士2千败来犯宋兵5千,复颍州,擒宋帅杨思。攻濠州,执宋将郭太尉于横涧山。继奉左副元帅纥石烈志宁命,率骑2千,夺取清流关。宋、金议和,班师。为拱卫直都指挥使,改殿前右卫将军,转左卫。后历任东北路招讨都监、速频路节度使、曷懒路兵马都总管、殿前左副都点检、陕西路统军使、河南统军使。入为吏部尚书,转都点检,擢御史大夫,拜尚书右丞,进左丞。二十三年(1183),拜平章政事,封萧国公,进右丞相,徙封戴国公。二十九年(1189),世宗卒,与太尉徒单克宁等遵顾命,辅皇太孙完颜璟(章宗)即位。明昌元年(1190),出为知平阳府事,移知凤翔,历西京(今大同)留守,进枢密使,复拜右丞相,改封任国公。七年(1196),与完颜安国分两路攻鞑靼,直抵浯勒扎河(今蒙古乌勒吉河),杀鞑靼部长。拜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常山郡王。十一月,以契丹德寿等起兵反金,发上京兵6千驻守北京,派临潢府总管乌古论道远等分道镇压,擒德寿等送京师。进封南阳郡王。以契丹人复起义,任左副元帅,统军镇压,旋拜枢密使兼平章政事,屯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认为“乣虽杂类,亦我之边民”,将散居诸乣迁居京师附近,以防与契丹人联合反抗。督率军夫、民夫开掘自临潢府路左界至北京路的大壕,以备御蒙古兵。泰安四年(1199)拜司空,仍领左丞相。泰和元年(1201),改授河间府路算术海猛安。卒,谥武昭。

猜你喜欢

  • 敬亲

    五代宋时甘州回鹘一种有关佛教信仰的习俗。流行于今甘肃河西走廊一带。每逢佛事,必割杀羊只,或酒酣,以手指染羊血涂佛口;或捧佛足而呜,谓之敬亲。

  • 五当召

    清代内蒙古著名寺庙。蒙古语“五当”为“柳树”,“召”为“庙宇”。藏语名“巴达噶尔”,意为“白莲花”。汉名“广觉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约70公里五当沟内。内蒙古西部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

  • 阔日布恩出

    赫哲语音译,一作“考日本楚”,意为“狍皮头帽子”。过去内蒙古、黑龙江省地区的鄂伦春、鄂温克和赫哲等族猎民狩猎,皆习戴狍头皮帽作伪装,然各族称呼和制作不尽相同。赫哲人的制法:打到狍子后,剥皮时将头皮完整

  • 井渠

    参见“坎儿井”(960页)。

  • 喜峰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由刑部尚书图纳负责建立。这条驿站从北京开始,经过遵化到喜峰口,除喜峰口、宽城所设内地两站外,余16站皆在内蒙古境内。经过内蒙古东部卓索图、昭乌达和哲

  • 巴东蛮

    南北朝时巴东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泛称※荆蛮。※廪君或※槃瓠之后裔。分布在今四川奉节一带。其居地深山险阻,人迹罕至。南朝宋大明(457—464)中,与建平、宜都、天门等郡蛮同举兵。太宗、顺帝

  • 营盘

    见“嫩秃黑”(2482页)。

  • 领神

    赫哲族旧时选定新萨满及其接受神术训练的仪式。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民间相信,新萨满的产生是神的旨意。凡年令在15—16岁至24岁之间的男女青年患精神病之类的病症,久治不愈,经萨满跳神仍不

  • 卜魁

    见:齐齐哈尔城”(869页)。

  • 尼亚

    即“尼雅”(7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