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崩尼—博嘎尔珞巴语

崩尼—博嘎尔珞巴语

我国自称崩尼、博嘎尔等支系的珞巴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支属,经初步比较,与景颇、独龙等语言较接近,与印度嘎若语支的语言也有密切关系,因未作深入比较,暂归入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雅鲁藏布江东段以南的广大山区。使用人口3千多人。崩尼—博嘎尔珞巴语支系繁多,语言内部有一定差别,就已经调查获得的材料,大体可划为崩尼、博嘎尔、达木3个方言。三者之间,崩尼与博嘎尔两个方言要接近一些,达木方言差别要大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以米林县博嘎尔珞巴语为例,语音特点:有单辅音19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无送气辅音。塞擦音有舌面前部位一套。因吸收藏语借词,增加了卷舌清塞擦音1个。有3个双唇腭化辅音。无唇齿音。无复辅音。有14个单元音,分长短两套各7个。长元音只出现在单元音中。复元音极少,仅1个前响复元音ei。节尾辅音有m、n、、p、t、k、r7个。有习惯调,无音位调,声调不区别词义。有词头。语法特点:虚词、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形态不丰富。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有表示性、数的词尾。量词不丰富,数词可以直接作句子成分。数词与量词连用时,量词在前,数词在后。数词“8”是用“4”和“2”连结而成。人称代词有单数和多数。有格语法范畴,用粘附性后缀表示。指示代词分近指、远指和更远指。动词有体、态等语法范畴。分一般体、现行体、将行体、即行体、完成体5种,用在动词后加语尾助词的方式表达。态有使动态和互动态两种,使动态在动词前加虚化动词表达,互动态在动词后加助词表达。双音节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有表示领属、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时间等类,使用时间较广泛。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有的在谓语前,有的在谓语后。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占词汇中大多数。有丰富的构词词头和词尾,但并不弱化。派生词和复合词在词汇中都占较重要的地位。合成的复合词以修饰、联合、补充3种形式为主,主谓式、动宾式的复合词也有,但不如前三类能产。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也有一定数量的近期汉语借词,但也许是从藏语转借来的。借词以音译为主。

猜你喜欢

  • 巴兰托惯例

    哈萨克族历史上氏族复仇的一种遗风。“巴兰托”指驱赶牲畜。即氏族或个人间为争夺牧场或索还赔偿,彼此不断地驱走他人牲畜而发生冲突。最初是按法官判决或长老命令进行。如据※《头克汗法典》第29片断规定:“如果

  • 黑洞钱

    旧时云南德宏户腊撒(户撒、腊撒的统称)地区阿昌族嫁女时索取的身价钱。解放前阿昌族青年男女有恋爱自由,但结婚不能自我作主,乃由父母包办,盛行买卖婚姻。当男方家向姑娘家求婚时,姑娘家常依据对方的经济情况尽

  • 大哈

    鄂伦春语音译,意为皮大衣。因以狍皮制作,故又名“狍皮大哈”。流行于今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用冬季长毛狍皮制。鄂伦春人过去不穿长大衣,本世纪初交换发展后,专为出售邻近民族制作。爱辉县地区鄂伦春人,每家一

  • 耶律必摄

    辽代皇子。字箴堇。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第五子。为辽穆宗※耶律璟同父异母弟。应历年间,得知族人恒特及萧啜里畏罪欲逃,密告穆宗,遂受宠任,赏以侍从。时穆宗嗜酒妄杀,他力谏之。尝保一监养鹿官免遭杀害。景

  • 新编事文类要启礼金钱

    书名。编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分前、后、续、别、外5集。是记载元代通用各种文字格式和典故出处的一种类书。其中外集卷1、卷2《方舆记胜》和《公私必用》中事产、人口、头匹、买卖、雇佣、典当、契式等目,对研究

  • 可突于

    ?—735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一作可突干。出自大贺氏族。统领兵马,悍而有谋,得众心。契丹附唐后,受唐封静析军副使。时契丹军权渐显,屡废联盟首领。开元八年(720),谋废首领娑固,娑固力单,引唐兵

  • 钩鱼

    契丹族一种独特捕鱼方法。非为中原之垂钓。以宋人程大昌《演繁录》所记最详,云:“其钩是鱼也,北主与其母皆设次冰上,先使人于河上下十里间以毛网截鱼,令不得散逸,又从而驱之集冰帐。其床前预开冰窍四,名为冰眼

  • 吴自发

    清光绪年间贵州苗官。号诚斋。湖南凤凰厅吉信人。苗族。咸丰年间(1851—1861)参加清军,随贵州提督田兴恕等镇压贵州铜仁、清溪、玉屏等地汉族号军及黔东南苗、侗农民起义军。同治、光绪年间,历晋为镇远知

  • 格根额尔德尼

    1865—?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的活佛,简称“格根”。六世罗布桑巴尔丹吉格梅特于咸丰十年(1860)圆寂后,经数年寻访,于同治四年(1865)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为伊拉古克散呼图

  • 合兰府

    见“合懒路”(8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