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库不林耶

库不林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为“库不忍耶”,系阿拉伯语“至大者”之意。该派自谓明洪武初年由阿拉伯麦加人穆呼引的尼传到甘肃东乡大湾头(今属东乡族自治县)。随当地居民,改姓张,取名张玉皇,字普吉,死后建拱北(陵墓)于大湾头山腰上,故又称“张门”或“大湾头门宦”。一说产生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在伊斯兰教之基本信仰和功课方面,与老教(“阁的木”)大同小异。该派主张:静修参悟,苦修苦行;于“尔埋里”(纪念日)除念《古兰经》外,还要念《卯路提》和《满丹夜合》;死者送葬前,先转“水床”两次再洗;赞“者那则”时,由教长先赞,其后阿訇赞,赞时不脱鞋,举“都阿宜”,抹两次面,葬后当晚请客。人亡后,每7天念1次经,念10次为止。解放前教权较松弛,封建特权不大。教徒约有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东乡和康乐2县。

猜你喜欢

  • 长宁安抚司印

    羌族土司官印。铜质、正方形,印面长宽各7.9厘米,厚1.9厘米,椭圆形长把钮,连柄通高10.2厘米。重1250克。印文前半部为汉字篆刻朱文,后半部为满文朱文,文曰:“长宁安抚司印。”印背钮右侧阴文:“

  • 后燕惠闵帝

    见“慕容宝”(2437页)。

  • 广汉羌

    西羌的一支。参见“白马羌”(598页)。

  • 李献诚

    黑水靺鞨最大部落首领、黑水州都督府首任都督。原姓名佚(一说即倪属利稽)。靺鞨黑水部经过发展和兼并近旁小部,至唐代,下又分16部,并改称黑水靺鞨。唐开元十年(722),勃利部首领倪属利稽朝唐,唐以其所统

  • 卓纳

    ?—1631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纳喇氏。世居哈达地方,哈达贝勒万之孙。太祖努尔哈赤时归附,授佐领,赐姓觉罗。天聪五年(1631),随军征明大凌河城,战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援军。奋勇挺进,败吴襄军

  • 朵颜三卫

    即“兀良哈三卫”(111页)。

  • 木牌

    ①清代西藏地方喇嘛进京朝贡时系于所携贡物(箱装或包裹)及行李上木制烙印的编号印单。喇嘛由西藏起程时,向驻藏大臣报明所持物件之数量,由驻藏大臣发给编号印单,注明数量,沿途逐号点验。如有浮冒,沿途不予支应

  • 翁卜

    蒙古地区佛教寺庙的僧职名。寺庙办事人员。地位在※尼尔巴之下。数目不定,根据需要设置。分掌寺庙各种杂务,如寺庙所属牛、马、羊群以及土地的经管与买卖、建筑工程的监督等。

  • 哈萨克锡喇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勤杂特鄂拓克宰桑。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率众迎降,授内大臣。二十二年(1757),因追随噶勒藏多尔济等反清,受追击,率众千余走和落霍斯(位于今新疆乌兰乌苏西),为喀

  • 番社

    台湾高山族聚落组织。参见“社”(11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