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吏部侍郎布彦图、侍学士额赫礼负责建立。张家口俗称东口,驿站自东口起,北入内蒙古境逐一设置,计:在察哈尔境内设察汉托罗盖、布尔哈苏台、哈留台、鄂罗依琥图克、奎苏图、札哈苏台、明垓、察察尔图、沁岱诸站。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二盟内设乌兰哈达、奔巴图、锡喇哈达、布鲁图、乌兰呼图克、察汗呼都克、锡林木伦、鄂兰呼都克、吉斯洪果多尔等站,共18站,并与外蒙古驿路相接,成为阿尔泰军台南段诸驿站。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吏部侍郎布彦图、侍学士额赫礼负责建立。张家口俗称东口,驿站自东口起,北入内蒙古境逐一设置,计:在察哈尔境内设察汉托罗盖、布尔哈苏台、哈留台、鄂罗依琥图克、奎苏图、札哈苏台、明垓、察察尔图、沁岱诸站。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锡林郭勒二盟内设乌兰哈达、奔巴图、锡喇哈达、布鲁图、乌兰呼图克、察汗呼都克、锡林木伦、鄂兰呼都克、吉斯洪果多尔等站,共18站,并与外蒙古驿路相接,成为阿尔泰军台南段诸驿站。
旧名卜魁、卜奎。城在黑龙江省西部。辖境东至内兴安岭以东之黑龙江,西与北越兴安岭接呼伦贝尔,南连宁古塔界。城市沿革同※龙江府。康熙三十年(1691),于嫩江东卜魁村建城,因邻近齐齐哈尔村,故名。城周50
见“常衮”(2042页)。
著作名。唐鱼孟威(唐末时人,曾任彬州刺史)撰。唐咸通九年(868),孟威以防御使主修灵渠(在今广西漓江上游),次年竣工并撰是文。内容记叙灵渠修建历史以及此次重修的宏伟工程及其在交通水利上的重大作用。为
勿吉首次赴北魏的使臣。勿吉族。北魏延兴(471—476)中,奉命至和龙(今辽宁朝阳市)向魏朝贡。太和(477—499)初,复使魏,献马500匹。声称其族拟与百济联兵攻高句丽,窥察魏对策。以高句丽事魏恭
元代驿站官员。其职权史无明载,但顾名思义,是负责领导驿站事务的官员。另置驿丞、提领,以襄理之。至元七年(1270)开始,省部官议定,各路总管府在城驿设官2员,于见役人员内选用,州县驿设头目2名。主管站
满族堂子祭祀之一。为皇室或皇帝个人祭礼。每年四月初八举行。其礼:司俎官率执事人等自大内请佛至堂子祭神殿,陈香、灯,献糕、酒,设盥盘浴佛,酌献,致祷。是日,大内及官军民等不祈祷、不祭神、不宰牲、不理刑名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1725—1748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伊拉古克散呼图克图三世。雍正二年(1724),二世罗卜桑岱青圆寂后,经寻访,他被确认为转世灵童,迎入寺内坐床,是为三世。乾隆十三年(1748
清察哈尔八旗之一。由康熙十四年(1675)迁置宣大边外的察哈尔部众及以后陆续来降的喀尔喀、厄鲁特部众合编而成,不设札萨克,由清廷派总管管理。是为总管旗。位于独石口外,东与北接察哈尔镶白旗,西与南抵察哈
我国拉祜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其余分布在孟连、西盟、耿马、景谷、双江、勐海等20多个县里。使用人口30多万。在境外,主要分布在缅甸(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