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亦为匈奴大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之次女即下嫁该族为当于居次(犹汉之公主)。居次子醯椟王曾于新朝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至长安奉献。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当于骨都侯(官名)驻屯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领部众助汉戍边,御北匈奴。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代,亦为匈奴大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之次女即下嫁该族为当于居次(犹汉之公主)。居次子醯椟王曾于新朝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至长安奉献。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当于骨都侯(官名)驻屯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领部众助汉戍边,御北匈奴。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克鲁伦河曲处。东至库里叶山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西至色尔克山梁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库得根额里雅接本部中末旗界,北至巴颜乌兰山接本部中右后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1731清代蒙古王公。苏尼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后裔,郡王※萨穆扎第五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袭札萨克多罗郡王。三十八年,以追击察哈尔部之巴尔呼逃众,受嘉赏。五十五年(171
又作纳都六设、讷都陆。号曰突厥都六。突厥阿史那氏先祖。相传为伊质泥师都之子,兄弟4人,居长被共奉为主。有10妻,所生子皆以母族为姓,阿史那者为其小妻之子。都六卒,诸子于大树下共为誓约:向树跳跃最高者共
河名。亦名“涞流河”、“涞流水”。即今拉林河,松花江支流之一。辽天庆四年(1114),阿骨打起兵反辽,进军辽宁江州(治今吉林扶余县东石头城子),会诸路兵于此水旁,得2500人。在此申告天地,数辽之罪。
见“纥骨”(944页)。
见“纳文罗布森札木苏”(1275页)。
清代末年统治新疆政策的重大变革。新疆古称西域。自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年)建立西域都护府以来,历代中央王朝都在这里设官置治,进行有效管辖。清代,清朝统治阶级为分化各族人民的反抗意识,在统一全疆地区后,
见“貊”(1732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稍瓦只”,又译作“稍瓦直”,辽景宗※彰愍宫一抹里名“尼母曷烈稍瓦直”,承
唐朝将领。西域胡人。以战功为朔方邠宁节度兵马使,兼御史大夫,颇得李怀光信宠,收为养子,官至右武锋都将。以李怀光欲联合朱泚共谋反唐,遣属下郜成义密疏于唐廷,事泄,被李怀光执杀。唐德宗嘉其忠义,追赠兵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