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怀仁可汗

怀仁可汗

?—747

唐代回纥汗国创立者。药罗葛氏。※护翰子。名骨力裴罗,又作逸标苾叶护。原臣属于后突厥汗国。天宝元年(742)、三年(744),乘后突厥内乱,率回纥九姓部众出兵击破乌苏米施可汗和拔悉密部颉跌伊施可汗,自立为骨咄禄毗伽厥可汗(意为“神圣贤明智慧大可汗”),被唐玄宗封为奉义王,建牙帐于乌德鞬山(今杭爱山支脉)、嗢昆河(今鄂尔浑河)之间,辖九姓回纥之地。继破拔悉密、葛逻禄,并置都督,号称十一部落。唐召拜为骨咄禄毗伽阙怀仁可汗,简称怀仁可汗。四年(745),又攻杀突厥白眉可汗,并遣使顿啜罗达干朝唐请功,受封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辖地广袤,东接室韦(今兴安岭一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控大漠,尽有古匈奴地,成为突厥之后漠北又一强大汗国。在位期间,对内承袭突厥汗国旧制,又用唐朝职官称号,致力发展与唐和好关系,称唐为“上天汗国”。

猜你喜欢

  • 太石

    古代若干蒙古部落贵族首领的世袭称号。亦作太司、泰实。仿自契丹袭汉制所立“太师”官名。《辽史·百官志》:南北院大王下均设有“太师”,北面部族官、北院属国官亦均有“太师”。位尊职显。蒙古贵族慕之,用以自称

  • 户部司

    见“东京户部使司”(517页)。

  • 安阜城

    古城名。位于晶河(今新疆精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月据丰润堡扩建。城周2里2分,高1.73丈。有城楼四座,雉牒584个。分设4门:东登春、西永丰、南辑和、北保康。典史、都司驻扎。光绪十五年(

  • 文面濮

    古族名。见《新唐书·南蛮传下》。为汉晋时期※闽濮(即缅濮)、※躶濮之一部。今孟高棉语系布朗、佤、德昂等族的先民。因其民有文面之俗,故称。汉晋时期与濮人(永昌濮)、百越人及其他种人交错居于云南永昌郡(治

  • 六郡大姓

    西晋时期流民军诸首领。六郡指天水、略阳、扶风、始平、武都及阴平。元康八年(298),六郡大姓阎、赵、任、杨、李、上官及氐叟梁、窦、符、隗、董、费,率领避乱就食流民10余万众经汉中入蜀。在迁徙途中,风餐

  • 诺门汗

    清代对喇嘛教高级僧人的一种封号。“法王”之意。地位低于呼图克图。凡受此号者,皆由清政府给予敕印,并得实行转世。

  • 八旗庄田

    即一般旗地。清代八旗官兵所拥有的田地与庄屋。(1)清入关后,经朝廷3次大规模圈地分拨,京旗官兵人等计拥有畿辅老圈地亩140 158顷,各户皆分得一份数额不等的旗地,以本身子弟从农或令户下奴仆耕种,多数

  • 布路沙

    见“配夏哇”(1813页)。

  • 那哈他

    氏族名。意为“在山南坡住的人”。鄂温克族三大哈拉(氏族)之一,详见“杜拉尔”(961页)。

  • 库真

    即“库合真”(1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