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慕容忠墓志铭

慕容忠墓志铭

吐谷浑人墓志。武周圣历二年(699)刻制。1927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南60里青嘴喇嘛湾。原存武威文庙。石方1尺6寸,志文23行,行24字。志盖有“大周故青海王墓志铭”9字。墓志主人为吐谷浑诺曷钵可汗与弘化公主之子。永徽三年(652),父母入朝长安,为其请婚,高宗以会稽郡王李道恩第三女封金城县主许之。后封为镇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大将军,袭青海国王,乌地也跋勤(勒)豆可汗。志内记载其行状与官职、封号等。是研究唐代吐谷浑的珍贵实物资料。参见“慕容忠”(2436页)。

猜你喜欢

  • 裴绰

    唐初疏勒王,又作裴纠。武德(618—627)中赴唐,受封为鹰扬大将军、天山郡公。长期居长安,后入藉京兆。

  • 凤瑞

    清代文士。满族。字桐山。7岁能诗,初隶李鸿章麾下,充笔帖式。积功历官武职。卒,赠将军。著有《老子解》、《如如老人灰余诗草》、《梦花馆诗存》,辑有《浙江八旗殉难录》。

  • 乌图克

    维吾尔语音译,新疆维吾尔族传统靴名。以香牛皮制成,或红色、或黑色。制如中原内地,头稍尖,帮高及尺,上嵌花绣。皮底、高跟,外镶铁掌,履地声音甚响。靴底高者称“玉代克”,平底的称“排巴克”。深受广大人民群

  • 苗瑶语族

    汉藏语系的语族之一。分苗、畲、瑶3个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区)。在国外,越南、泰国、老挝、缅甸等国邻近中国的山区也有分布,都是近百年从我国迁移出去的

  • 康孟祥

    东汉佛教译经师。祖籍康居。献帝兴平元年(194)至洛阳。素有慧学之称。因闻沙门昙果于迦维罗卫国(今尼泊尔南境)求得梵本,遂与印度佛僧竺大力协作,译为汉文。自抵洛阳至建安四年(199),先后译出《中本起

  • 汉十六大将军

    十六国时期汉国置。嘉平四年(314),汉主刘聪定百官,置丞相等七公,设辅汉等十六大将军。此称源于《资治通鉴》,然其所列有辅汉、都护、中军、上军、抚军(《晋书·刘聪》作“辅军”)、镇、卫、京、前、后、左

  • 刘孟扬

    1877—1943近代新闻家。字伯年。天津人。回族。清末秀才,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聘为天津《大公报》第二任主笔。曾撰文评击袁世凯。宣统三年(1909),自办《民兴报》,宣传鼓吹君主立宪,后又创办

  • 纳林河

    清代新疆河名。中亚锡尔河上游。唐代称真珠河。清《西域水道记》云:纳林河西流,有喀喇河自北来汇后,凡西南流四五十里,折而西北流四百余里,始出中国境外。原为中国新疆河流,后被沙俄并吞。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

  • 叆河卫

    见“爱哈卫”(1898页)。

  • 安禅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肉”。《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几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肉为安禅,故有安禅具泥,掌家事如国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