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明珠

明珠

1635—1708

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字端范。叶赫贝勒※金台石之孙,尼雅哈之子。初任侍卫、銮仪卫治仪正、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1664),擢内务府总管。后授弘文院学士。六年(1667),充纂修《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副总裁。七年,奉命查阅淮扬河工,旋授刑部尚书。十二年(1673),吴三桂疏请撤藩以试探朝旨,明珠详言利害,力主撤藩,与帝意相合,因受帝赏识。十四年,调吏部尚书。十六年(1677),授武英殿大学士。充重修太祖、太宗实录及修纂《三朝圣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总裁。以两遇实录告成,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主持朝政时,支持河道总督靳辅治理黄河;与大臣索额图各树党羽,互相倾轧。二十七年(1688),以擅权营私、广结党羽、市恩通赂、卖官鬻爵等罪,被劾,革大学士。寻授内大臣。二十九年,随裕亲王福全征讨准噶尔部噶尔丹,参赞军务。三十五年(1696),从康熙帝征讨噶尔丹,督运西路粮饷。三十六年,复征噶尔丹,扈从康熙帝至宁夏,拨运驼饷。师还,叙功复原级。

猜你喜欢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宇文招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又名豆卢突。周文帝※宇文泰子。史称“幼聪颖,博涉群书,好属文。学庾信体,词多轻艳。”西魏恭帝三年(556),封正平郡公,邑1千户。武成元年(5

  • 塔剌海

    ?—1308元朝大臣。又译答剌海。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子。初侍真金太子。至元三十年(1293),授昭勇大将军、左都威卫使。大德元年(1297),兼徽政使。四年,兼枢密副使。六年,迁同知枢密院

  • 同蹄羌

    东羌的一支。又作同��羌。参见“铜鞮羌”(2063页)。

  • 小菜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漠、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兀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兀没为辽穆宗※延昌宫下之一瓦里。

  • 城守尉

    官名。清代驻防旗兵官之一。专城官(一城中首席官),正三品,位列副都统下、协领上。东北设此官者有黑龙江将军兼辖之呼兰,盛京将军兼辖之兴京(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开原、辽阳、复州、金州、岫岩、凤凰城、

  • 观音堂

    契丹时期佛教建筑。座落在今山西大同西郊佛字湾(崖上刻有2米见方“佛”字)附近。始建于辽兴宗重熙六年(1037),后经多次重修。现有前后两院。院前有琉璃照壁,上为3条彩龙腾飞,优美华丽。前院置钟、鼓楼,

  •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

  • 察八儿

    窝阔台汗国汗。又译察八而。蒙古孛儿只斤氏。※海都长子。大德五年(1301),父为元军所败,走死。在察合台汗笃哇支持下嗣汗位。因窝阔台后裔为争夺汗位分裂争战,汗国削弱。七年,与笃哇遣使入朝,请息兵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