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朋勐

朋勐

傣语音译。即全勐议事会。旧时西双版纳勐笼土司的一种较原始的民主议事会组织。除※“朋贯”(贵族议事会)的官员等参加外,还有叭管勐(陇、播的地区头人)、召火西(火西的头人)、村寨头人、陶格(乡老)和村寨群众代表参加。会议不定期举行。正副议事会长由与会者协商任免,具有全勐最高权力。主要职责是:征询对召勐(土司)世袭继承的意见;讨论通过非世袭召勐的人选;审查召勐的婚姻和离异;决定各※火西※波郎及村寨头人之任免;决定与外勐建立友好联盟关系;讨论与外勐宣战、媾和或投降问题;朋贯决定的事项在执行中遭到群众反对后进行复议。国民党统治时期,由于苛捐杂派繁重,亦经常开会研究对策,提出要求减免的理由,或决定进行集体对抗。

猜你喜欢

  • 白通达

    即“拜生达”(1663页)。

  • 卫慕氏

    ①西夏银州党项大族姓。 ②一说为党项首领夏国王李继迁母。 ③(?—1034)党项首领夏国王李德明妻。宋景德元年(1004)生子元昊。天圣六年(1028)德明立元吴为太子时,被封为皇后。明道元年(103

  • 五八山只台吉

    见“乌巴繖察青台吉”(352页)。

  • 张鉴

    1768—1850清代学者。字春治,号秋水。浙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肆业于阮元西湖诂经精舍。嘉庆(1796—1820)初副榜贡生。善海运之学,著有《海运刍言》。又著《十五经丛说》、《西夏纪事本末》、

  • 白山部

    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近代有学者称之为“白山靺鞨”。因依太白山(今长白山)而居得名。居地《隋书》称其“在粟末东南”,约在今牡丹江上游吉林省延边地区一带,或说在松花江发源处。靺鞨诸部中最先臣附高丽的

  • 寮房

    见“隆闺”(2136页)。

  • 阿拉木札木巴呼图克图

    见“盆苏克丹津呼图克图”(1706页)。

  • 安树德

    ①(1886—1950) 国民党将领。字润身。山东德州市人。回族。明苏禄东王在华十五代孙。幼家贫,靠父卖水、打短工为生。1913年参加冯玉祥部,后随从入京讨伐张勋复辟帝制之辫子军,参与发动北京政变,以

  • 怯薛

    蒙古语音译,又作“客失克”,汉译“宿卫”。蒙元时期护卫军或禁卫军,《元史·兵志》:“怯薛者,犹言番直宿卫也”。“宿卫者,天子之禁兵也”。宋嘉泰四年(1204),铁木真(成吉思汗)出征乃蛮部前始置,初设

  • 凉山彝族四十八甲

    解放前四川凉山部分彝族的保甲组织。1922—1923年间,西昌县礼州李子沟(今喜德县红玛区)黑彝奴隶主列额马达绝嗣,家族中的哈尔达阿火等欲瓜分其遗下的48户娃子(包括曲诺、阿加、呷西)。娃子们在曲诺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