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树葬

树葬

葬式之一。亦称“风葬”。将死者置于树上任其风化。中国东北、西南、西北、华东地区一些民族曾有此葬俗。《魏书·失韦传》、《周书·异域上》、《隋书·地理志》、《西域图志》、《滇南新语》、《百苗图》以及台湾《噶玛兰志略》等史籍均有记述。各民族具体葬法不尽相同:古室韦人及近现代的鄂温克族、赫哲族等是用树条在大树杈上塔一小平台,将死者安放于上;西藏墨脱县珞巴族是在大树上造一座近似“人”字形顶篷之树屋,将死者置于其中;贵州省都匀地区的“黑苗”是以藤条将死者捆缚于树上;而古库莫奚人、云南的傈僳人、新疆准噶尔地区的西蒙古人则是将死者悬挂于树上而葬。其产生的原因,一说是与森林部落的游猎经济有关。另说来源于树居生活,它应是远古人类“巢居”的生活情景在葬俗上的反映。

猜你喜欢

  • 东番

    ①明人对台湾或岛上高山族人的称谓。陈第《东番记》所载就是台湾和高山族人的情况。也有把岛上高山族称为“东番夷”的,如明人何乔远《闽书》:“东番夷,不知所自始,居澎湖外洋岛中,起魍港、加老港、打鼓屿、小淡

  • 兴古郡

    古郡名。三国蜀建兴三年(225).分牂柯、建宁置,治所在宛温县(今云南砚山北小维摩附近)。领县6。南朝宋移治漏卧县(今云南罗平县),齐移治西中县(今云南文山),梁末废。向为濮、僚、鸠等各族所居之地。

  • 可沓振

    ?—535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姓吐谷浑氏。《梁书》载:梁中大通六年(534)嗣立。初受梁封为行河南王,同年三月,复受封西秦、河二州刺史、河南王。同时遣使至北魏朝贡。在位二年左右,约大同元年(535),

  • 纳闷竜

    傣语音译,意为“大万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 奉国寺

    见“咸熙寺”(1616页)。

  • 文治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严年号。1110—?年。

  • 前仇池国

    两晋时期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杨氏所建政权。其先祖杨腾(一说杨驹)为部落大帅,勇健多计略,于汉建安年间(196—220)始居仇池(今甘肃成县西北)之地。西晋元康六年(296),杨茂搜率部众自

  • 乌鲁巴斯

    见“乌鲁”(331页)。

  • 甥舅和盟碑

    即“长庆会盟碑”(370页)。

  • 西域

    古地域名。见《汉书·西域传》。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北小方盘城)以西广大地区。有两义:狭义的指西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为止;广义的则泛指古代中国人所至和所知的玉门关以西所有境域,大体上包括今我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