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耶寺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一说仿那烂陀寺模式),由莲花生与汉地卜算者勘察选定寺址,严格按佛教意义建造。该寺主殿像征须弥山,大殿周围12座建筑物,象征四大洲及八小洲。外围墙像征世界外围铁墙。南北二庙象征日、月轮。大殿四角立四色塔,象征四大天王。神殿造型以及塔型各有千秋,高、低、大、小、或圆、或方、或方圆结合。层次有单层多层。彩色斑斓,红、绿、青、蓝、白搭配适当。殿堂之门,室内之梯,其多少大小均有定制。各殿之佛像亦与殿名相合。该寺所有建筑均与佛教经藏、律藏、论藏(三藏)相符。该寺主殿建造独具一格。殿有3层,下层西藏式、中层汉地形制,上层印度式(一说于阗式),3种式样合为一殿,为西藏独有,不仅对藏地后期寺院建筑影响深远,而且影响到内地,北京颐和园后山香岩宗印之阁、四大部洲建筑群以及承德之普宁寺,均系仿该寺建造。寺内佛像千姿百态,壁画多而古朴。“桑耶寺图”、“译经图”等,具有重要科研价值。该寺有译场、修道殿及藏经楼,为西藏、汉地、于阗、印度、泥婆罗(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僧人云集及修行、译经之所。桑耶寺铜钟及钟铭、桑耶寺碑及碑文,均为研究吐蕃宗教史极为珍贵的史料和物证。

猜你喜欢

  • 完颜永元

    金宗室、大臣。本名元奴,字惇礼。女真族。完颜氏。辽王※完颜宗干孙,郑王※完颜充(神土懑)子。幼聪敏。熙宗皇统元年(1141),试宗室子作诗,中格。通《左氏春秋》大义。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授百女

  • 鄂伦岱

    ?—172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大臣佟国纲长子。初任一等侍卫。康熙二十七年(1688),授广州驻防副都统。二十九年,迁镶黄旗汉军都统。三十一年(1692),因员外郎马迪往谕准噶尔部策妄阿拉

  • 化瑶局

    国民党统治时期在粤北瑶区设立的统治机构。民国十六年(1927)根据广东省政府“开化黎瑶民族案”在粤北连阳设置。其措施主要有:建立警察保安队、人事评判所、辟路局和开设储蓄银行、土特产交易所及识字班学校等

  • 净溪里江

    见“精奇里江”(2465页)。

  • 思州安抚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弘里兀惕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弘吉刺部分支之一。始祖为秃速不·答兀忒之次子弘里兀惕,以人名为部名。据拉施特《史集》载,该部亦出自额儿古涅昆(今额尔古纳河流域),为※都儿鲁斤蒙古诸部之一。

  • 阔里哈

    即“库力甘”(1109页)。

  • 和林

    见“哈剌和林”(1639页)。

  • 磁家务窑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北靠半壁山,南临大石河。1981年调查发现。规模较大,东西宽200米,南北长300米。烧造年代较长,始烧于契丹初期,金代有所发展,直到元代方停。器物种

  • 石斌

    ?—349十六国时期后赵宗王、将领。上党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人。羯族。石虎子(一说石勒子)。初封左卫将军,后赵太和三年(330),封太原王(一作平原王)。延熙元年(333),徙封章武王。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