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永宁宣抚司

永宁宣抚司

元明四川彝族土官署名。元至正中(1341—1368)改永宁路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土官宣抚使归明,改为永宁等处军民安抚司,移治今叙永县永宁河东。七年复升宣抚司,秩正三品。均用土官。八年,任命禄照为宣抚使。十七年(1384),贡马,诏赐银币、官服,定三年一贡马。次年遣弟阿居入朝,奏所管境内因兵乱疾病之害,农稼歉收,交纳不能如数,蠲之。二十三年(1390),请疏浚河道。未几,禄照被罪案牵连,逮至京师,放逐,卒于途。因二子皆在太学学习,遂命妻奢尾署司事。二十六年因奢尾谏,子阿聂袭职。宣德八年(1433),故阿聂妻奢苏进京朝贡,准袭宣抚使职。次年,应奢苏奏请,以永宁监生为儒学训导。成化间(1465—1487),奢贵继任土职。嘉靖二十五年(1546),宣抚司女土官献大木,因功给诰命。后奢效忠袭任宣抚使。死后因妻奢世统无子,妾奢世续生子奢崇周,年幼,妻欲夺印,妻与妾遂为争印相仇杀。总兵郭成等乘机发兵掠奢氏九世所积,因起乱。后郭成等被劾,定二妇分地各管所属。万历十四年(1586),奢崇周代宣抚使职。未几死,由奢效忠亲弟尽忠子奢崇明受命袭宣抚使,奢世续匿印不予。奢崇明及子奢寅久有异志,天启元年(1621),借请调二万兵授辽东战事,集数万土兵反明,占据重庆。二年,进围成都达百日。谮号大梁,后受挫。三年,明废宣抚司。崇祯元年(1628),崇明联合水西土舍安邦彦土兵,势复振,自号大梁王。二年,兵败,被明总督朱燮元所部包围,战死。

猜你喜欢

  • 全蒙盟旗沿革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包维翰著。民国二十三年(1934)成书。铅印,1册。全书分18部分;一卓索图盟7旗;二哲里木盟10旗;三昭乌达盟13旗;四锡林郭勒盟10旗;五乌兰察布盟6旗;六伊克昭盟7旗;七

  • 差兴

    见“差地”(1761页)。

  • 黄头

    元朝官员。唐兀人,一名世雄。山东道宣慰使副都元帅阿荣子。本河西人,后徙濮州鄄城。以世袭之职让与其弟山住,己任浙西元帅府掾,累迁兴国路大冶县达鲁花赤,调安丰路怀远县,兼领蒙城县。镇南王伐安南,道过其境,

  • 中台省

    官署名。渤海王国仿隋唐制置,名似来源于唐高宗于龙朔元年(661)改中书省为西台。为辅佐国王统治的三省之一,为右省,比唐之中书省。负责司王言,执国政,草拟制定政令。设右相一,为省长官,比唐之中书令,与大

  • 兀鲁思别吉

    组合词ulusbigi音译。 “兀鲁思”(ulus),蒙古语,原意为“百姓”、“大众”,后引伸为“国家”和“领民”、“领地”。“别吉”(bigi~begi),蒙古语意为“公主”,蒙、元皇室及诸王之女称

  • 斡勒

    契丹语音译。“厚重”之意。宋人余靖在庆历三年至五年(1043—1045)先后出使契丹,益晓契丹语,曾在辽兴宗设的筵席上作汉语与契丹语交杂的《北语诗》,受到兴宗赞赏。诗中有“两朝厥荷情斡勒”句,自注:“

  • 万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万爽主财用”,即执掌财政经济、物资货品等事,类似近代财政部。主官由※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 粘八葛

    见“乃蛮”(37页)。

  • 威顺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泰定三年(1326),世祖第九子镇南王脱欢子宽彻普化(又作宽彻不花)受封。

  • 讷河直隶厅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清宣统二年(1910)置,治所即今讷河县。辖域东西1100余里,南北700余里。东界兴东道,西接西布特哈,南连海伦府拜泉县,北邻嫩江府。明以前沿革同※龙江府。清初为索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