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以在黄河之西,形如一条长廊,故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砂碛、戈壁。绿州断续相连,赖雨雪灌溉,农牧业较发达。战国前为羌戎之地。周秦之际为乌孙、月氏所居。西汉初为匈奴右贤王地。元狩二年(前121),始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河西4郡,辖25县。东晋时,先后为“五凉二秦”所控制。西魏废帝三年(554),改西凉为甘州。唐时,属陇右道,一度被吐蕃攻陷,后为张议潮占据。武后时,回纥一支曾迁至甘、凉一带。开成五年(840),漠北回鹘汗国崩溃,回鹘一支西迁至此称河西回鹘。至五代宋初,其势渐盛,几占据整个河西地区。宋景祐三年(1036),西夏尽有河西旧地。元属甘肃行中书省。有玉门、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等市县。自古为通往新疆及中亚、西亚的交通要道。

猜你喜欢

  • 永济桥

    即“程阳桥”(2235页)。

  • 羌水

    古河名。即今日白龙江。《汉书·地理志》:羌道,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今甘肃文县)入白水。《水经·羌水注》:羌水出羌中参狼谷,彼俗谓之天池白水。水源有二,一支出岷山北,名桓水,东南流至羌道(今甘肃舟曲)

  • 木泰

    1455—1502明代云南丽江土官。纳西族。字本安,号介圣。纳西族名阿习阿牙。※木嵚(阿地阿习)长子。成化二十二年(1486)袭父土知府职。弘治六年(1494),黔国公沐琮奏赐该州沙阑村置田,名曰“奉

  • 潭马抹乖

    见“潭马”(2528页)。

  • 达尔罕

    即“答儿罕”(2238页)。

  • 小相公岭

    山名。简称小相岭。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汉源县大渡河南至喜德县之间。最高峰名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越西河与安宁河的分水岭。据近人考:邛部土司、暖带密土司、田坝土司,均以小相岭的“岭”字为姓

  • 杜尔伯特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嫩江东岸,齐齐哈尔东南、呼兰以西。札萨克驻多克多尔坡,会盟于哲里木盟。元为辽王分地,明入科尔沁,至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爱纳噶,始以杜尔伯特名部。天命九年(1624),爱纳噶子阿

  • 贤王

    即“屠耆王”(2133页)。

  • 秃剌不花

    ?—1291钦察汗国第七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拔都汗曾孙,塔儿不子。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一说二十二年),借口脱脱蒙哥汗有疯病,结从兄弟阿勒灰、脱黑里勒察,推翻脱脱蒙哥,夺取汗位。忌从兄弟脱

  • 阔阔台

    元世祖朝蒙古牧民起义首领。蒙古族。居杭海岭(今蒙古国杭爱山)。至元二十六年(1289)冬,因不堪忍受驿站的沉重劳役和各种需索,与撒儿塔台等率蒙古牧民和站户发动起义,攻占三处驿站,俘获驿站官员脱脱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