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源彪

源彪

521—586

北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官员。字文宗。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今青海乐都)人。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北魏中书监源子恭之子。北魏孝庄帝永安(528—530)中,以父功赐爵临颍县伯,授员外散骑常侍。东魏天平四年(537),为凉州大中正。武定(543—550)初,领司徒记室,加平东将军。改尚书祠部郎中,转太子洗马。北齐天保元年(550),授太子中舍人。乾明元年(560),出为范阳郡守。皇建二年(561),拜泾州刺史,以恩信待物,甚得边境之和。天统(565—569)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授散骑常侍,加骠骑大将军。出任秦州刺史。武平二年(571),领国子祭酒。次年,迁秘书监。七年(576),周武帝平齐后18与阳休之等18人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隋开皇(581—600)初,授莒州刺史,至州,遇疾去官。

猜你喜欢

  • 朝节

    契丹民族俗称夏至之日为朝节,是日,妇人进献彩扇,并互赠粉脂囊相贺。

  • 阿里厮迷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里厮迷里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抹里。又,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

  • 忌提死者名

    僜人禁忌之一。僜人崇拜鬼魂。绝不允许外人随意提及家庭死者名字,视此为不敬和侮辱。更怕由此招引鬼魂的报复。有违犯者需要向对方赔礼道歉,否则将被※斗长,甚至引起械斗。

  • 元书

    书名。清曾廉撰。102卷。计本纪15卷,志10卷,列传77卷。作者志在补遗重修《元史》,但多袭魏源《元史新编》之例,史料搜集考订亦不出前人范围,仅参引《元朝秘史》、《续通鉴》、《辽史》、《金史》及元人

  • 西北民报

    民国时期西北边防督办公署在内蒙古创办的机关报。1925年,西北边防督办冯玉祥,委托共产党人蒋听松创办。社址设在包头东河区西阁外北头振业里。初期为石印,后改铅印。每日出版对开一张,4版,刊登国内外大事,

  • 比丘尼

    佛教称谓。梵文音,又作苾��尼、煏尼、 比呼尼。藏语称阿尼、准玛。意为“乞士女”、“除女”。也称“沙门尼”,俗称“尼姑”,“尼”指女子出家后受具足戒者。出现较晚,据说阿难请

  • 黄羝羌

    ※西羌的一支。又作黄祗羌、黄石羌。原居青海湟水流域。西汉元康三年(前63),参加西羌起义,与先零、罕开等羌反抗汉朝的压迫。为汉将赵充国镇压,部众数千人降,隶属汉金城属国。东汉初,一支出现于武威南山,被

  • 杂谷安抚司

    明清时四川土司名。明永乐五年(1407)置。司治今阿坝州理县杂谷脑。管辖藏民和今茂县曲谷(“后番”)、雅都(“新番”)、维城(“旧番”)等地羌民。相传其先世为吐蕃维州刺史悉坦谋。唐大和五年(831),

  • 纳葛里

    辽、金时地名。女真语,“居室”之意。女真族本迁徙无常,至金献祖完颜绥可时乃徙居海古水(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北海沟河),耕垦树艺,始筑室,有楝宇之制,人呼其地为纲葛里。随着定居和居室的出现,反映客观存在的

  • 塔布卡

    参见“拉布塔哈”(1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