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炭山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载。早在契丹开国前就成为※耶律阿保机着力经营之地,成为他统一契丹8部以至称帝的基地。据《新五代史·契丹传》称,阿保机军力日强,四处征讨,所得汉民益多,即于原8部中别为一部,治汉城,此城就建在炭山以南,因其地有盐池之利,原为后魏时所置滑盐县,8部皆取食之。又“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阿保机以此为基础,召8部首领前来聚会。“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阿保机称帝后三年(909)五月,再置羊城于炭山之北,始起榷场以通诸道市易。

猜你喜欢

  • 正户

    辽、金户类名。①辽宫户中的一种,为契丹固有的人户。辽代诸宫卫共有正户8万。 ②金代猛安谋克之奴婢释免为良后,止隶本部者称正户。

  • 斡纳阿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称呼。又作“温纳何剌”、“温纳河剌”。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斡纳阿剌为※六院部下之一石烈。《辽史·营卫志》称: “斡

  • 黑鸣凤

    清初武将、刻书家。字羽辉,号朝阳。临清州(今山东临清县)人。回族。康熙四十二年(1703)武进士,授侍卫。四十八年(1709)奉命赴宁台大岚山平一念僧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为帝南巡扈驾,由浙江

  • 盖丹培吉楞

    见“古雷寺”(441页)。

  • 巴桑

    ?—1761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伊克明安。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献籍三百余户降。诏赐冠服佩饰。受命入觐,封辅国公,赏白金1500两。寻阿睦尔撒纳叛,拒从,与诸辉特台吉被置于塔密尔。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小黑河

    河流名。北魏时称武泉河。蒙古语称巴哈图尔根河,小而湍急之意。大黑河支流,位于内蒙古中部,发源于呼和浩特市北哈拉沁沟。经呼和浩特市,流入土默特左旗,注大黑河。全长33公里,主要支流有乌素图河,坝口子河、

  • 昂邦章京

    亦作按班章京,满语音译。清初八旗内的显贵大臣。分职、爵两名:①职官名。后金天聪八年(1634),由职名总兵官改称。清顺治四年(1647)又申明,昂邦章京、梅勒章京等职,皆管兵官衔,授此官者即照此衔称呼

  • 押行宫辎重夷离毕司

    见“夷离毕”(760页)。

  • 乌露

    即“乌鲁”(3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