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烧当羌

烧当羌

※西羌的一支。战国初期羌酋※无弋爰剑的嫡系部落。爰公剑后五世传至研,号研种。传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子孙更以烧当为号,时约当西汉文帝(前180—前157年在位)前后。原居湟水中游允谷川(今青海湟中西大河,卡约文化出土地),以畜牧为业。因先零羌部落兴起,被排挤迁出,进入贵德地区,称大、小允谷(又称大、小榆谷),不时受先零、卑湳种羌的侵犯。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东汉击败先零羌,并将归服者迁居内郡,遂乘机起兵从大榆谷入,击败先零,占有其地,部落势渐强。后不断与汉朝争战,经60余年,至永元十三年(101),被东汉击败,6000余降众分徙于汉阳、陇西、安定等郡,余众由首领迷唐带领,远逾赐支河首(即黄河河源),依发羌而居。汉朝在其居地设立34部屯田。永初元年(107),西羌大起义爆发,徙居安定的麻奴部俱西出塞,至令居(今甘肃永登),与汉军转战于金城至武威、湟中一带,后遭护羌校尉马贤追击,孤弱饥困,于延光元年(122)降汉阳太守。马贤又向汉阳追索,时麻奴已死,以其弟系质于令居。其余各部先后参加西羌起义。徙居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的一支,后归服汉朝,汉封其渠帅迁那为西羌校尉。传至姚苌,于十六国时期建立※后秦。后渐与当地汉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猜你喜欢

  • 出水济六道

    藏传佛教举行法事的一种称谓。《元史·释老传》载:西番僧“若岁时祝厘祷祠之常,号称好事者”,“有曰出朵儿,华言出水济六道也。”藏语cho gtor ma,译为“出水济道”,举行法事时,以食物投于水中,以

  • 青山州

    唐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原为※玄州。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契丹※辱纥主(部落首领)※据曲率众附唐,唐于其地始置州,隶营州都督府(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析玄州新置青山州,

  • 永宁县

    渤海王国置。为上京龙泉府龙州附郭县,县治故址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西南渤海镇。辽灭渤海后,其民大部分被迁至今吉林省农安县一带,辽将其与丰水、扶罗县合并,置迁民县统之。渤海大彝震咸和十八年(日本仁明天皇嘉祥

  • 临时台站

    见“地方台站”(678页)。

  • 哈氏风筝

    中国民间特种工艺。清末民初由北京回回民间风筝艺人哈国良所创制,故名。父子相传,已历三代。今传至第四代哈亦奇。分为硬膀、软膀、拍子、长串、长尾、圆径、折叠等数类,200余种。最大可达丈余,最小只有3寸。

  • 乙室部

    ①契丹部族名。※遥辇氏部落联盟初期,契丹拥有8部,后随生口日繁,阻午可汗时(735年被推举为汗),扩大整顿为20部,是部从※乙室活部中析出,自立。由撒里本及其兄益古统领。契丹开国后,会同元年(938)

  • 也速该

    ?—1170蒙古乞颜部贵族首领。又译叶速该、伊苏凯。孛儿只斤氏。把儿坛把阿秃儿第三子,蒙古国创建者※成吉思汗之父。勇敢善战,享“把阿秃儿”(勇士)称号。忽图刺汗时为大将,总管蒙古尼伦诸部军事,权势颇大

  • 七坊峒

    古代海南岛儋州黎族聚落名称。在今白沙县境。明弘治十四年(1501),黎族首领符南蛇曾在此发动声势浩大的起义,海南3州10县闻风响应,“撼动海外三千里地,海南几危”,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 史定

    越人。原为南越国揭阳令。元鼎五年(前112)秋,汉武帝发兵伐南越。闻汉兵至,率部降汉,反戈相向。南越灭后,被封安道侯。

  • 白力

    见“蒲昌县”(2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