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熏努贝

熏努贝

1392—1481

又名益桑孜巴。生于今西藏山南琼结区下部昂巴热地方之纳梅古镇。桂·顿·琼内多吉第三子。9岁从坚耶堪布桑结贝哇出家为僧。后历随诸大师学入行论、因明释、般若、慈氏五论、中观六论、那若六法、胜乐金刚法等。24岁前往温地之扎西多卡拜见※宗喀巴,随之听噶当派菩提道次第、中观及那若六法。后又随京俄仁饮佩等十余位著名学者广听显密诸法。同时不受宗派界限束缚,从达纳法王卓玛哇及桂甫热巴学宁玛派教法,从绒敦释迦坚赞学萨嘉派教法,从噶玛巴黑帽、红帽派法王学达波噶举派教法,从香巴衮钦、江钦巴释迦施利学时轮释及星算,从纳塘译师桑格施利学声明,前后依60位学者学显密五明诸法要。1433年,又从来藏的印度高僧班哲达纳吉仁钦学显密诸法达五年之久,并将印僧所讲悉加翻译。并依众多译师深研声明之学,成为著名译师。其著作有《时轮大释》(1442年)、《时轮释难》、《历算论订正》、《十一幻轮内容详述》(1464年)、《密宗上师之大释》(1468年)、《般若现观庄严释说》(1475年)。1476年末完成《青史》名著。

猜你喜欢

  • 钟恶地

    西倾山钟羌一部首领。吐谷浑国主碎奚在位时(351—371),任长史,受先王遗命辅佐碎奚。以碎奚三弟皆专恣,恐为国害,遂与司马乞宿云逼碎奚杀之。碎奚恍惚成疾,于晋咸安元年(371)死。及视连即位,进言经

  • 孛端叉儿

    见“孛端察儿”(991页)。

  • 木昆部

    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为早期五部之一。最早见于《周书》。据该书称:“库莫奚,※鲜卑之别种也。其先为※慕容晃所破,窜于松漠之间,后种类渐多,分为五部: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

  • 李慕

    賨人首领。西晋东羌猎将。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随父李虎避乱至汉中杨车坂。东汉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定汉中,父率五百余家归之,被拜为将军,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巴人。

  • 刘易

    ?—316十六国时期汉国(前赵)王子。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国君※刘聪子。光兴元年(310),父即位后,封河间王。嘉平二年(312),拜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刘翼并典兵宿卫。三年,谏阻聪擅杀廷尉陈元

  • 西夏文存

    书名。罗福颐撰。1卷,外编1卷。本书据王仁俊《西夏文缀》增辑《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甘肃通志》、《欧阳文忠集》、《西夏纪事本末》、《西夏书事》中所收之录文,及当时新发现之西夏遗文共38

  • 仇由

    春秋至战国初白狄的一支。亦作仇繇、夙繇、厹由、仇犹等。春秋初居今陕北和晋西。白狄东迁入华北时,该部在途中留居今山西盂县,建城而居,故亦称“仇由国”。奉鲜虞为盟主,与白狄各支组成联盟。周景王四年(前54

  • 高崇德

    西夏画师。小名那征,为甘州(今甘肃张掖)住户。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1193)曾到榆林窟(今属甘肃安西县)画秘密堂,即佛教密宗曼荼罗洞。榆林窟29洞,2洞、3洞为西夏密宗洞窟,或为其所画。榆林窟19洞甬

  • 山洞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在今四川松潘境。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地置山洞簇长官司。永乐十二年(1414)十二月,长官司派人入朝贡马,赐钞、币、袭衣等物。正统七年(1442),因族人与麦匝、阿用族人一起

  • 桑格

    ?—1699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喜塔拉氏。侍郎库礼子。顺治末,任三等侍卫。康熙六年(1667),擢一等侍卫,后授护军统领。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应吴三桂。奉命赴江西,参赞定南将军希尔根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