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羽氏族谱
回族族谱名。又名《番禺羽承烈堂族谱》。2卷,上卷《采支》,下卷《诗赞》。内记其族先祖羽士夫于明成化二年(1466),由南京随都督同知赵辅、右副都御史韩雍,征大藤峡诸瑶,授指挥使世代镇守广州,后定居该地之事,并叙及其子孙事迹。
回族族谱名。又名《番禺羽承烈堂族谱》。2卷,上卷《采支》,下卷《诗赞》。内记其族先祖羽士夫于明成化二年(1466),由南京随都督同知赵辅、右副都御史韩雍,征大藤峡诸瑶,授指挥使世代镇守广州,后定居该地之事,并叙及其子孙事迹。
447—481北魏宗室。亦称直懃伐伏玄。鲜卑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孙,景穆帝拓跋晃子。和平五年(464),封任城王,拜使持节、侍中、征东大将军、和龙镇都大将。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后,入朝。后拜都督中外诸军
参见“怀信可汗”(1117页)。
唐代武陵僚人起义首领。石门峒人。僚族。原为石门峒(今湖南石门)峒首。广明元年(880),在朗州雷满起义影响下,聚集族人数千,组织“朗北团”,操长刀柘弩攻州县,陷澧州(今湖南澧县),杀刺史吕自牧,自称刺
见“纳剌吉河卫”(1274页)。
1857—1920清末学者。满族。姓瓜尔佳氏。汉名唐晏,字在廷(亭),自号涉江道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后,曾任江苏江都知县。宣统二年(1910),执教于京师大学堂,旋为江宁将军铁良幕府、江宁八旗
见“室点密可汗”(1749页)。
见“洛桑坚样嘉措”(1735页)。
见“赫哲族”(2422页)。
书名。清人物传记。80卷。分宗室王公、大臣、忠义、儒林、文苑、循吏、贰臣和逆臣8门,正传1979人,包括附传约2800人。是书不著编纂人,亦无序跋,不详其稿本来源,有人认为:(一)出于原国史馆编纂的《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古州(今榕江)等地。属※黑苗。男子喜在头上插羽毛,女插长针于髻上。妇女衣短,镶锦边。以十一月朔为大节。耕不用牛,以人力为之。居大寨者称※“爷头苗”,居小寨者称“洞崽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