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社制

社制

元代社会基层组织制度。世祖至元七年(1270),依农村立社法令,县邑所属村瞳,以自然村为基础,每50户编为1社,逾百户者另立社,不足50户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远人稀不能相合者各自为社。由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家有兼丁者为社长。隶属乡之里正、都之主首。专以教督农民为事,劝课农桑,督理社众勤惰,掌义仓,主社学,谕解本社一般婚姻、家财、田宅、债务纠纷。本人豁免杂役。社内遇有病患灾丧,社众之间、社与社之间协同周济,合力助之。同时,城市亦推行社制,隶于坊下,《通制条格·立社卷长》:“在城关庙见住诸色户计……并行入社。”也有蒙古探马赤军与民共同编社者,社制初行于北方,元灭南宋后,于全国普遍施行。

猜你喜欢

  • 呼厨泉单于

    东汉时南匈奴单于。挛鞮氏(又作虚连题氏)。※持至尸逐侯单于弟。灵帝中平六年(189),因兄於扶罗侵扰汉郡县,被逐,不得归国,与兄留居平阳(今山西临汾市)。献帝兴平二年(195),兄死,嗣为单于。居平阳

  • 马良柱

    清朝将领。甘肃张掖人。回族。其先本新疆回部人。康熙(1662—1722)末,从军征吐鲁番。雍正(1723—1735)初,从征西藏,随安西镇总兵孙继宗攻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贵族罗卜藏丹津,降台吉33,以功授

  • 成汉太宗

    见“李雄”(1022页)。

  • 戈什哈哈番

    参见“戈什哈”(283页)。

  • 翁堂打

    见“合亩制”(834页)。

  • 精吉木

    见“真金”(1818页)。

  • 毗舍耶

    古岛屿名。亦作“毗舍那”、“毗舍邪”。宋代文献对台湾岛或其旁近某岛屿的称谓。据《诸蕃志》、《宋史·流求》等载:“流求国在泉州之东,有海岛曰澎湖,烟火相望,……旁有毗舍邪国,语言不通”。南宋淳熙年间(1

  • 阿洪

    怒族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传说生于碧江一区九村。生年适怒族第十一代祖先赤赤维时代,大致在十一、二世纪。曾领导怒族群众,联合傈僳、独龙等族人民战败傣族,迫使傣族南迁。使怒族得以在怒江地区生存下来。生前曾住

  • 杨承颠

    ? —约652唐代南宁州大勃弄暴动首领。大勃弄(今云南下关以南地区)人。永徽(650—655)初,起事,署将帅,攻麻州(今云南宣威)。与罗仵侯山首领秃磨蒲、大鬼主都干以及周近水大首领俭弥于、鬼主董朴等

  • 杨成规

    渤海王国大臣。仕于大虔晃、大玄锡之世。唐咸通十二年(871),虔晃死,玄锡继位,时官政堂省左允、慰军上镇将军(一作慰军大将军)。是年(日本贞观十三年)冬,奉命率105人使聘日本。十二月,至加贺登陆。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