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哥剌吉
元朝公主。又作桑哥剌吉。答剌麻八剌女。大德十一年(1307),适弘吉剌氏雕阿不剌,封皇妹鲁国大长公主,赐永平路为分地,租赋及土产悉赐之。至大三年(1310),夫卒,不从蒙古俗继适诸叔,守节终身。仁宗即位,改封皇姊鲁国大长公主。文宗称帝后,加封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屡受厚赐,资财雄厚,声势之隆超过元代所有公主。对汉文化艺术具有浓厚兴趣,收藏历代诸书名画,乐与虞集、袁桷、柳贯、黄溍、朱德润等著名文士相交,对当时文艺、教育及宗教颇有影响。
元朝公主。又作桑哥剌吉。答剌麻八剌女。大德十一年(1307),适弘吉剌氏雕阿不剌,封皇妹鲁国大长公主,赐永平路为分地,租赋及土产悉赐之。至大三年(1310),夫卒,不从蒙古俗继适诸叔,守节终身。仁宗即位,改封皇姊鲁国大长公主。文宗称帝后,加封徽文懿福贞寿大长公主。屡受厚赐,资财雄厚,声势之隆超过元代所有公主。对汉文化艺术具有浓厚兴趣,收藏历代诸书名画,乐与虞集、袁桷、柳贯、黄溍、朱德润等著名文士相交,对当时文艺、教育及宗教颇有影响。
书名。英文原名《Kwiechowand Yun-nan Provinces》。英国传教士克拉克(G、W、Clark)著。1894年“上海信使”社出版。全书296页,共分13个专题。内容包括:苗、回、布
1886—1957蒙古语音译,又译“札撒黑”、“札萨”。《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即“法令”、“法律”之意。宋嘉泰二年(1202),蒙古部始有扎撒。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渐趋完善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之一。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相传建于明初。实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经乾隆、同治、光绪、民国年间多次重修和扩建。占地4000平方米。寺正门除阿拉伯文题名外,还悬有
1811—1872清代藏书家、著作家和书法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子偲,号邵亭,晚年号眲耳。※莫与俦子。道光三年(1823),随父到遵义府求学,五年考取秀才,十年中举。通汉、宋学,精尔雅六经、名物、
明代地方官署。洪武十二年(1379)二月,以洮州军民千户所升置。属陕西都司。是年一月,洮州(今甘肃临潭)十八族番首三副使舒朵儿、瘿嗉子乌都儿及阿卜商等叛,占据纳邻七站之地。朝廷命征西将
古族名。百越族后裔,一说为百越的一支。其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灵帝纪》。分布甚广,汉末至隋唐时主要散居于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安徽、江西、湖南等省的边远山区。“依阻山险而居”、“俗好武习战”、“不纳
见“昆憨”(1409页)。
见“板楯蛮”(1294页),“賨”(2294页)。
即“札只剌”(432页)。
见“铁弗氏”(18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