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书名。清毕沅(1730—1797)撰。220卷。沅,江苏镇洋(今太仓)人,字秋帆。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曾以内阁中书入直军机处,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小学、金石及地理之学。宦迹所至,延揽学者,搜求古籍,从事著作。是书即其与邵晋涵诸学者合作编撰而成。体例仿《资治通鉴》,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与该书相衔接,下迄元顺帝至正三十年(1370),述26帝410年史事。主要参考宋、辽、金三史,《元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契丹国志》等书,以徐乾学等所撰《资治通鉴后编》为底本,重定义例,校订史实,编次而成。亦对史料取舍作出《考异》,但皆分注于正文之下,不另刊。由于沅居高位,有机会接触若干珍贵史料,因能对前人同类著作加以增补改正,收为已用,使其有异于前修。书中北宋部分较丰富,元代部分殊嫌简略。行文不参己意,据事直书,使其善恶自见,是其不同于《通鉴后编》之处。缺点在于多抄录旧史,缺乏熔铸剪裁。编撰时邵晋涵自参与商定义例,校订事实,以至审阅全书并加润色,用力独多。通行有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校勘本。

猜你喜欢

  • 镇守太监

    见“钦差镇守辽东太监”(1671页)。

  • 沃野镇

    见“六镇”(382页)。

  • 讨浯儿河

    元代河名。又译塔兀儿、塔兀、桃温、托吾儿。今内蒙古洮儿河。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叛王乃颜、合丹据有其地。二十六年,元军大败叛军于此。

  • 达尔哈特部

    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境内看守成吉思汗陵并司祭祀的蒙古族部落。一说原为成吉思汗的卫队。成吉思汗死后,负责看守陵寝,世代相承。一说是忽必烈汗在马年从蒙古各部征调来守护八白室(供奉神物,即成吉思汗遗物之所)的5

  • 放牧范围通令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1124号卷子。全卷7行。系吐蕃关于河西秋季放牧范围的通令。内容是:“通令九江之都噶、冈西、浦西:秋季来临,马需长时放牧,应依旧例,严管哨所,全部羔羊一头也不

  • 业全

    西夏官位。西夏语音“尼责我”,中书六大之一。位在第二。

  • 高不识

    西汉时故匈奴王。后归附汉朝,授校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俘呼于耆王王子以下11人,众1768人,以功封宜冠侯,赐食邑1100户。四年(前119),以坐击匈奴增所获首级数,

  • 车根

    ?—1638后金时期蒙古茂明安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布颜图汗多尔济子。嗣为茂明安部部长(《蒙古游牧记》称其时始号所部为茂明安)。天聪七年(1633),台吉达尔玛岱衮

  • 辽王

    ①辽封爵。耶律仁先受封。仁先,辽皇族。燕王瑰引子。重熙十六年(1047)迁北院大王。十八年,与皇太弟重元为先锋,攻西夏。清宁九年(1063),受命平重元之乱,进封宋王。咸雍元年(1065)改封辽王。

  • 乔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晋代,与呼延氏(原作呼衍氏)、卜氏(原作须卜氏)、兰氏为四大姓。历任左右都侯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