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维吾尔意为“团结”、“联合”,是本族自称。主要分布于新疆,以南疆为最多,少数散居于湖南桃源、常德等地。全国总人口7214431人(1990)。先民为公元前3世纪丁零、北魏时的高车、敕勒、袁纥、乌护,唐代的回纥、回鹘,元明时期的畏兀儿。是9世纪中叶西迁回鹘人,与原居住于今新疆地区的土著各族长期相处融合逐渐发展而来。一说系由古代塔里木盆地土著居民发展而来。西迁回纥人在历史上曾先后在中亚和新疆地区建立喀喇汗王朝和高昌王国。13世纪初年,相继归附蒙古国,后大部分由察合台汗国管辖。许多维于尔人入仕元朝,涌现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翻译家,最早的蒙古字,就是塔塔统阿采用回鹘文字母制成的。廉希宪、桑哥、阿礼海牙、燕只不花、脱烈海牙等皆在元朝政府或地方政府中担任中书平章政事、平章政事及宣慰使等要职。贯云石精通汉文、善草隶书、工诗文、散曲。沙剌班、廉惠山海牙曾受命参加《金史》、《辽史》和宋英宗、显宗实录的纂修。16世纪初年,叶尔羌汗国建立后,为汗国的主体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17世纪70年代末,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强盛,隶属准噶尔。18世纪中叶准噶尔部被平定,接受清朝政府统治。此后,与新疆各族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曾屡配合清军同沙俄扩张主义势力、英国殖民者及阿古柏傀儡政权进行长期斗争。1944—1949年,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为促进新疆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历史上曾先后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袄教和佛教。10世纪末叶起,逐渐改奉伊斯兰教。由于中亚和卓家族影响,后分裂为“白山派”和“黑山派”,内部教争激烈,广大人民深受其苦。操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现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老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正在推广。文化发达,喀喇汗王朝著名诗人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叙事长诗《福乐智慧》、马合木·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词典》,不仅是维吾尔历史的文学艺术杰作,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民间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亦有广泛影响,是维吾尔传统歌舞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乐器品种繁多,造型精巧。“独他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和合奏乐器。民间舞蹈形式多样,格调欢快,轻巧、优美,富有节奏感。喜戴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花纹的四楞小花帽。妇女喜戴耳环、手镯和项链。农业、手工业都发达,吐鲁番的葡萄、鄯善的甜瓜、库尔勒香梨、和田的织毯都享有盛誉。解放后,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和交通事业发展迅速。

猜你喜欢

  • 袞处思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乌梁海氏。世居克什克腾地方。崇德三年(1638),以废官从贝勒岳讬征明,败通州兵。出边时,奉命防卫董家口,同鄂莫克图击败明追兵。五年(1640),随军征明。七年(1642)围锦

  • 白苏尼

    见“白苏尼咥”(605页)。

  • 恩冬巴玫

    僜语音译。旧时西藏东南部察隅地区僜人父系家族公社(亦称家庭公社)。含若干个由同一男性祖先几代子孙组成的各个小家庭。是自给自足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生产资料公有,统一经营,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家族长通

  • 阿勒坦汗法典

    即“俺答汗法典”(1886页)。

  • 处木昆律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一作触木昆。居碎叶川(今楚河)东,设啜统辖,称处木昆律啜。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走,据有乙毗咄陆可汗故地后,遂归附贺鲁。显庆元年(656),随阿史那贺鲁(泥

  • 龙麻阳

    ?—1513明正德年间苗族暴动首领。湖广镇溪(今湖南吉首县)人。苗族。正德六年(1511),与贵州铜仁苗民※龙童保等率镇筸五寨、平头、乌罗(今贵州松桃西南)等处苗民起事。得土官李椿、筸子坪百夫长龙真协

  • 按竺迩

    1195—1263蒙古国将领。汪古氏。金群牧使䵣公子。幼孤,抚养于外祖父术要甲家,讹为赵家,故亦称姓赵。14岁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以善射著称,深受器重。太祖十四年(1219),随汗西征

  • 厹繇

    见“仇由”(320页)。

  • 仆散忠义

    ?—1166金大将。本名乌者。上京(治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白城)拔卢古河人。女真族。仆散氏。婆速路统军使背鲁子,太祖宣献皇后侄。为人谦以待下,敬儒士,善御将士,有大略。年16,领本谋克兵,从完颜宗辅平陕西

  • 妪厥律

    见“乌古部(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