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世良

耶律世良

?—1016

辽代大臣。小字斡。契丹族。六院部人。史载其才敏给,熟晓国朝典故及世谱。曾上书与族弟敌烈争嫡庶,故为皇帝所知。圣宗时,为北院郎君。后得权臣韩德让力荐,于统和二十九年(1011)三月,任北院大王。开泰元年(1012)十一月,因大册礼,加检校太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时西北阻卜发生叛事,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被围于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诏其任都监,随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将兵往救,胜。逾年,化哥欲罢兵,他上书请益兵进讨,追至安真河(今蒙古翁金河),大破而还。自是,边境以宁。十二月,以功封岐王,拜北院枢密使。三年(1014),受命至乌古部选马驼,会敌烈部人夷刺杀其酋长稍瓦而反,率兵招降,各复故地。下年,讨高丽,为副部署,追击高丽军于郭州(今朝鲜平安北道郭山)西。暴疾,卒。

猜你喜欢

  • 翁木

    见“做水鬼”(2072页)。

  • 木初

    1245—1425明代云南丽江土官。字启元,号始春。纳西族名阿得阿初。木得长子。洪武十六年(1383),击退西番大酋长卜劫对本府白交等地的进犯。七月以功授副千夫长。十七年,兼百夫长。二十一年(1388

  • 田镇海

    见“镇海”(2509页)。

  • 措哇

    藏语音译,意为“部落”。千户下以“族”为单位的基层组织。乾隆十七年(1752)在甘肃天祝藏族地区实行“头目”、“闾长”制,总设大头目1人,下分设“措哇”小头目若干。“措哇”下另设闾长若干,即帐篷圈(藏

  • 丰绅

    ?—1898清朝将领。字汉文。满洲正白旗人。吴扎拉氏。初于吉林驻防,后调守扬州,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授协领。后随军往灵州招抚马化龙,因功晋副都统,寻为护宁夏将军,以治理有策,争战尤勇,先后复陇西之西

  • 安多

    藏语音译。①地区名。指今青海巴彦喀拉山以东,除玉树州以外的全部地区,包括甘肃省的甘南州及河西藏族地区,和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等广大操藏语安多方言的地区,统称“安多”。分布在这一地区的藏族,自称“安多哇

  • 诺苏

    部分彝族的自称。 “诺”意为“黑”,“苏”意为“人”,亦含有“黑色”、“主体”、“强大”的意思。主要居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属各县及泸定、九龙、石棉、汉源等县。汉族和其他民族称其为黑彝。详见“彝族

  • 边务大臣

    清代官名。全称川、滇边务大臣。英军侵略西藏后,为防其扩张,以固西陲,赵尔丰建议筹办。鉴于以往藏入瞻对,川不能救;英兵侵藏,川不问战的状况,皆边疆不治,川、藏道路中梗所致。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四

  • 鹰娑川

    西域古地名。见《新唐书·回鹘传》。《隋书·北狄传》作应娑,为西突厥处罗可汗所立—小可汗驻地。后为铁勒契苾部分布地区。唐贞观六年(632),该部首领之一契苾何力内属,后成为唐朝著名将领。永徽五年(654

  • 苏布敦庙

    内蒙古巴林右旗寺庙。清乾隆年间(1736—1795)建于大板镇北60里沙尔台河南阳日宝力格。初建于林西县城东8里处,规模比较大,由于巴林土地被放恳,始移建于沙布尔台河南,庙内有殿堂和僧舍。为原巴林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