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藏族

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博巴或博日、博米。因地区不同,又称康巴(西康康区)、安多哇(甘青地区,又称多麦巴)、嘉绒哇(四川阿坝藏区)等。分布在西藏、甘、青、川、滇5省。解放后分布在一个自治区、9个自治州、1个联合州、2个自治县,均在上述5省区内。人口4593330人(1990年)。由西藏本部古人类及融合例如羌人、羊同人、苏毗人、弥药人、吐谷浑人等氏族、部族而逐渐形成。操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方言差别明显,但可通话,以拉萨话为通用。藏文为通用文字,有行、楷之分。信仰藏传佛教。起源山南琼结,即雅隆河谷,初有“六牦牛部”,由悉勃野王统领,经过氏族、奴隶社会,逐步由游牧、采集走向定居的农业经济。至隋大业(605—618)中,建立雅隆王朝。松赞干布时,于7世纪初先后统一各部,定都逻些(又作逻娑,今拉萨),建吐蕃王朝。采取措施加强建设,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划分“四如”;组织禁卫军,建立戍边制度;强化王权,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订立章饰制区分五等官阶;以盟誓制加强对各部及大臣的约束;定法律,划分“”与“”等级;创制吐蕃文字,采取开明政策,向域外各民族学习,吸收一切“治国安邦”之策,声势日盛。唐贞观十五年(641),松赞干布与唐文成公主联姻。景龙四年(701)赞普赤祖德赞又与唐金城公主联姻,加强唐蕃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吐蕃王朝日趋强大,奴隶制经济、官制、法律等相继完善,佛教大兴,宗教文化也相应发展,与周边民族联系密切。唐末,与唐建立“社稷如一”的关系。后经奴隶大起义,吐蕃王朝于会昌二年(842)崩溃,走向分裂,进入封建割据时代。元代,藏族地区统一于中央王朝,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元于其地设立3个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十三万户、设驿站。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升号帝师),领宣政院及藏区事务。明因之,于藏区设朵甘、乌思藏行都指挥使司,封三大法王及五个王爵。清朝对西藏实行全面以法治藏,封达赖、班禅,任命驻藏大臣,行郡王制、噶伦及噶厦制,以23条章程全面治理藏事。民国历届政府都在中央设有专门管理蒙藏事务的专门机构,1934年国民党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治藏,西藏地方政府派官员参加国民政府工作。近百年来,藏族人民与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入侵,反对封建主义及农奴制度压迫。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在阿坝、甘孜等藏区曾建立革命政权。解放前,大部分藏区保持着封建农奴制度,部分地区出现地主经济。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西藏从此走上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 朱泰萨

    明代东蒙古阿苏特部塔布囊(女婿)。一称大哥子。据传为明英宗子。据蒙文史籍《蒙古源流》等载,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为瓦刺所俘,交由阿苏特部领主阿里玛丞相(阿鲁台子)监护,配其女摩罗札嘎图,生朱泰

  • 藕思

    见“阿斯”(1197页)。

  • 当郭

    藏语音译,意为“马头”。元时已有此称。旧时西藏牧区以牧奴私有牲畜数划定的※外差计算单位。照原西藏地方政府于20世纪20年代的规定,每一匹半马、6头牛、36只绵羊或72只山羊,须各负担一个当郭的外差,3

  • 集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集宁县(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市东南土城子)。蒙古诸部统一前,汪古部世居该地。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于春榷场设置集宁县,隶抚州。元朝升为集宁路。明废。集宁故城址今仍

  • 耶律罨撒葛

    935—972辽代皇子。名又作撒葛。契丹族。辽太宗※耶律德光次子,为辽穆宗※耶律璟亲弟。太宗时,于会同二年(939)三月,受封太平王。穆宗时,委以国政。然不满其兄统治,欲反,令司天魏璘卜日问吉凶,应历

  • 转山会

    旧时藏族宗教及民俗活动之一。流行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每年夏历四月八日举行。每逢春播结束,藏族和其他族人民,身着华丽的民族服装,带上帐蓬、山货、药材和其它土特产品,赶着车汇集于跑马山及折多河畔

  • 郑隆亶

    915—928五代十国时期云南大长和国第三代国王。白蛮(白族先民)。郑回第九世孙(郑回本为汉族,后裔融入白蛮),※郑仁旻子。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父饮丹暴卒,年12岁即位,年号天应。天成三年(9

  • 伯斯鼻骨德部

    以生女真人所置契丹部族名。辽圣宗时(982—1031)以所俘鼻骨德部落民户所置,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诸宫卫奴隶,后户口蕃息,时圣宗释免奴隶,置部,取得平民地位。部设节度使统领,隶北府

  • 牟汗纥升盖可汗

    即“大檀”(78页)。

  • 程谟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西夏遣宋使臣官名。如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西夏派遣使臣程谟田恍庸等人赴宋朝告哀。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