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双漂

西双漂

云南车里宣慰使司宣慰使(召片领)刀坎之妾。基诺族。基诺山人。因遭宣慰使主妻迫害,与夫诀别,携子返回故乡,寄养在舅舅司土寨长老家。后因宣慰使绝嗣,其子被迎回继位。据傣文《泐史》载,其子名※刀暹答(1351—1413),为第九任宣慰使。

猜你喜欢

  • 额璘沁多尔济

    ?—175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和硕亲王※敦多布多尔济次子。乾隆六年(1741),命在乾清门行走。八年(1643),父死,袭札克和硕亲王。十年(164

  • 达隆巴·阿旺丹丘桑布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达陇噶举派僧人。藏族。著有《达陇教史》,成书于清顺治五年(1648,一说康熙八年,1669)。该书专述噶举派达陇支系的历史。全书447页,另有增补53页。以木刻版传世。版藏达陇贝甸阿佩

  • 小三爷事件

    又称“戊辰事变”。阿拉善旗革新派贵族反对王权统治的武装暴动。20世纪20年代初,绰号“小三爷”之台吉德钦一心诺尔布(汉名德毅忱),因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不满札萨克亲王塔旺布鲁克札勒的统治,积极发展力量

  • 信苴正

    即“段正”(1692页)。

  • 辽金元艺文志

    书名。清黄虞稷、倪灿、钱大昕等撰。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有关辽、金、元三朝的图书目录汇辑。内收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的辽、金、元部分,厉鹗《辽史拾遗》中的补经籍志,杨复吉《辽史拾遗补》中的补经籍志,

  • 輋民

    畲族古称之一。“輋”读音与“畲”同,为广东地方的汉字俗字,意为“巢居”。始见于南宋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一文,指生活在广东潮州山中搭棚构木而居的畲族先民。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粤

  • 阿法克和卓

    见“阿帕克和卓”(1236页)。

  • 孝折

    藏语音译,意“扈从”、“随员”。其中大贵族属下者,系经原西藏地方政府封授世袭,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农奴,靠剥削为生,民主改革时被划为农奴主或农奴主代理人,属于剥削阶级。后逐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 湟中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湟水中游,三面环绕西宁市,与平安、化隆、贵德、湟源、海晏、大通等县接界。明、清时属西宁卫、西宁府,民国时成立湟中县。历史悠久,有著名之“卡约文化”遗址及其他文物,古为羌人游牧地。汉骠

  • 毛岱渡口

    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境内黄河官渡口之一。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谕令管旗都统勘地辟置,时称官渡。备有官船两只,供往来过渡之用,另由土默特旗派渡防御1员、骁骑校1员、骑兵15名,负责递送公文,巡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