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志略
书名。己佚。清瞿世瑛《清吟阁书目》著录,不记撰者姓名与卷数。孙殿起《贩书偶记》史部卷5载4卷,又载记2卷,亦不著撰者姓名。且称旧钞本,后有何元锡梦华馆印。本书采用编年体,以唐宋史籍考订唐末至西夏灭亡时期的党项西夏历史。今人考证今抄本乃后人抄撮清《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中的《西夏部汇考》与《宋史·夏国传》有关部分,汇编成书,袭用遗目。今国内大图书馆均有传抄本。
书名。己佚。清瞿世瑛《清吟阁书目》著录,不记撰者姓名与卷数。孙殿起《贩书偶记》史部卷5载4卷,又载记2卷,亦不著撰者姓名。且称旧钞本,后有何元锡梦华馆印。本书采用编年体,以唐宋史籍考订唐末至西夏灭亡时期的党项西夏历史。今人考证今抄本乃后人抄撮清《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中的《西夏部汇考》与《宋史·夏国传》有关部分,汇编成书,袭用遗目。今国内大图书馆均有传抄本。
见“特薛禅”(1873页)。
见“秃发利鹿孤”(1084页)。
即“慕容忠”的本民族名。参见“慕容忠”(2436页)。
?—780唐朝突厥族将领。阿史那氏。后突厥可汗※默啜孙。墨特勤※阿史那逾输之子。开元四年(716)率众投唐,授左金吾大将军、酒泉郡太守、河西节度副使。肃宗时赐姓史,官至右神武将军,封颍国公。建中元年(
见“土牛线”(65页)。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赤招降。
清代驻守北京的八旗满洲、蒙古、汉军的俗称。共为24旗,原称24固山。顺治元年(1644),从征入关的八旗官兵,先后集中于都城北京,以紫禁城为中心,分旗镇守四方,据五行(即水、火、木、金、土)相胜传统说
古地名。见“昔木土脑儿之战”(1346页)。
见“猛骨孛罗”(2078页)。
清代对大小兴安岭一带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锡伯、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总称。由“布特哈”(满语,汉意“虞猎”或“打牲”)引申而来。康熙年间(1662—1722),清政府在嫩江流域设置布特哈总管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