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西宁东关清真寺

西宁东关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在青海省西宁市东门外。俗称东大寺。与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兰州桥门街清真寺、新疆喀什艾提卡尔清真寺并称为中国西北四大古寺。据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由沐英等创修。经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改建和增修。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为青海省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寺院。是西宁10余万穆斯林之宗教活动中心。进寺前三门,是数十级花岗石。阶台上是一大四小圆拱式五个寺门,门南北两侧为“邦克楼”(即唤醒楼)对峙,高达17.5米,巍峨壮观,具有浓厚的阿拉伯建筑风格。后院为大殿,雄伟宽阔,面积为1,136平方米,可容3千教众礼拜。为国内所少见。其外形以“凤凰单展翅”,采用“两脊一卷”的殿顶结构,乃中国宫殿形式。大殿脊顶中竖3尊镀金宝鼎,乃拉卜楞寺僧众所赠,为回、藏人民友好之象征。前面斜林圆卷、方材混合,彩檐画栋,为伊斯兰教寺院之独特风格。两侧大楼为“五转七”式(看似五间外转七间)、内外精雕细刻。寺内重点建筑及注目之处,皆有砖刻之佳作,其中大殿两侧的雕栏砖砌八扇屏,上刻古典图案和各种花草,乃回族砖雕艺术之精品。原藏有碑石十几座,乃珍贵之文物资料,多遭毁,今存3座。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即设于此。

猜你喜欢

  • 杨明义

    清代四川雷波厅土官。彝族。姓阿卓。其先,元时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赐姓“杨”。世袭雷波(今四川雷波县)土官。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土官杨喇哇投诚,授雷波厅千万贯土千总,颁给印信、号纸。领

  • 默啜

    ? —716唐代后突厥汗国可汗。又作默咄、墨啜、斩啜。名瓌。阿史那氏。天授二年(691),兄※颉跌利施可汗骨咄禄病卒,以侄默棘连幼弱,遂自立为可汗。鄂尔浑突厥文碑称作阿波干可汗。长寿二年(693),为

  • 三岔河卫

    见“撒叉河卫”(2494页)

  • 撒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散力卫、萨里卫。永乐三年(1405)二月,把兰等处女真人卯义等来朝,明廷始置卫,以卯义为指挥佥事。据考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岔林河屯。一作在依兰县对岸巴兰河附近。

  • 抄兀儿

    蒙古国开国功臣。又译抄吾儿。照烈氏。故又与氏合称召烈台抄兀儿。原附属泰赤乌部,后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宋嘉泰元年(1201),获知泰赤乌、弘吉剌、哈答斤、散只兀等11部会于刊河(今根河),共推札只剌

  • 光定

    西夏神宗李遵顼年号。1211—1223年,凡13年。

  • 侗舞

    侗族民间传统舞蹈。有多耶、龙喘、芦笙舞、款会舞、坡会舞、祀神舞等几种类型。“多耶”是边唱边跳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多在正月举行。主要流行于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广西三江和湖南通道等侗族地区。“龙喘”

  • 见“卢国”(549页)。

  • 批占

    见“蒲昌县”(2319页)。

  • 铁木耳

    ①(?—1913) 1912年新疆哈密维吾尔族农民起义领袖。维吾尔族。哈密人。1912年初,受伊犁辛亥革命影响,领导哈密维吾尔族农民发动起义,反对哈密王沙木胡索特和新疆巡抚袁大化的反动统治,并在巴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