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记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凡山川地理沿革、人情风物、礼仪制度,皆于所见之外引证典籍,详为考实。下卷所载会见达赖喇嘛之日程、馈赠、仪式,尤为他书所无。原稿本收入边疆丛书甲集。有单行本。
书名。清果亲王允礼撰。上下两卷。雍正八年(1730),准噶尔侵扰西藏,移达赖喇嘛于泰宁。十二年(1734),准噶尔请和,清廷命作者往泰宁,办理达赖喇嘛返藏事。此书即其以游记体裁逐日所记往返途中亲见之事。凡山川地理沿革、人情风物、礼仪制度,皆于所见之外引证典籍,详为考实。下卷所载会见达赖喇嘛之日程、馈赠、仪式,尤为他书所无。原稿本收入边疆丛书甲集。有单行本。
?—1525明代四川芒部土官。彝族。初为土舍,因原土知府绝嗣,作为亲支应袭,与庶弟陇政及兄妻支禄争权,仇杀不已。为芒部僰蛮首领阿又磉所乘,倡乱流劫,直至正德十五年(1520)始平。时奉镇巡官命护印。嘉
契丹语,意“朋友”。辽太宗天显元年(926)四月,中原后唐王朝发生兵变,庄宗李存勖被杀,明宗李嗣源即位,七月,遣供奉官姚坤赴契丹告哀,辽太宗※耶律德光言:“我朝定儿也。吾方欲救之,以渤海未下,不果往。
四川小金县八角屯藏族等反对军阀之斗争。1917年八角屯藏汉人民因不堪军阀的压迫和苛敛,在藏族喇嘛查都若巴、汉族傅南山等人率领下举事,众至6—7千人,两月内先后攻占懋功、抚边、绥靖、崇化及丹巴县。提出“
阿昌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对寨神称谓。各村寨都有,立于寨头或寨边,多以高大、茂密和怪异的树木为标志,一些村寨还专门建有寨神庙。每年必须定期祭奠两次或三次,主要是祈求保佑五谷丰收和人、畜平安。此
西夏将领。一作也蒲甘卜。甘州(今甘肃张掖)人。夏光定十二年(1222)四月,蒙古军入河西,率所部降成吉思汗,其军隶蒙古军籍,其仍授千户主之。后奉旨同所管河西人,从太师木华黎出征,以病卒。
? —1865清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军首领。回族。甘肃提督索文之子。原为乌鲁木齐绿营提督参将。同治三年(1864)六月,与陕西回民妥得璘阿訇起义反清,攻占乌鲁木齐满、汉2城,拥妥得璘为“清真王”,自任义军
州名。西魏置。治所在上县(今陕西绥德县)。隋改雕阴郡,唐复置,多次移治,曾改为上郡。隶夏州定难军,五代后党项据其地,宋时与西夏多次争夺,相继据其地。宋熙宁三年(1070)废为绥德城,隶延州,元符二年(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完颜部首领乌古迺(即景祖,1074年前在位)时,该部杯乃率众附完颜部,自是,与兄弟俱居于安出虎水(今松花江支流阿什河)之北。世祖劾里钵(1074—1092年在位)时,阴有异志,
见“耶律李胡”(1312页)。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思聪年号。968年,凡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