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强
唐代黔州南谢首领。黔州(今贵州境)人。汉代牂柯郡大姓谢氏之后裔,西晋时,雄长一方,世为酋长。因居牂柯之南,故名南谢(今贵阳、惠水一带)。贞观三年(629),与诸谢氏入朝,唐改其地为庄州,授其为庄州刺史。
唐代黔州南谢首领。黔州(今贵州境)人。汉代牂柯郡大姓谢氏之后裔,西晋时,雄长一方,世为酋长。因居牂柯之南,故名南谢(今贵阳、惠水一带)。贞观三年(629),与诸谢氏入朝,唐改其地为庄州,授其为庄州刺史。
“僚”音“佬”。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泛称。与古代百越族系及今壮侗语族诸民族有密切渊源关系。有乌浒僚(乌武僚)、俚僚、蛮僚、守宫僚、南平僚、鸠僚(后作葛僚、仡僚、仡佬)、夷僚、土僚(都僚)、飞头僚等名称或分
五代时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李思忠子。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族弟。以忠厚称。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明宗天成元年(926),与绥州刺史李彝敏共同讨定绥、银二州之乱。
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对成吉思汗陵的祭祀之一。把羝羊羔(未经阉割的绵羊羔)杀掉,取出睾丸进行祭祀。相传,一次成吉思汗外出征战,到一家进餐,忽闻探马来报,敌人逼近,因群羊放牧于野,遂把门外一只羝羊杀掉
?—1252蒙古国王妃。又译唆鲁禾帖尼、莎儿合黑塔泥别吉,后世尊称为别吉太后。“别吉”为部落首领之女的称号,有“公主”之意。克烈部※札合敢不之女。南宋嘉泰三年(1203)克烈部败亡后,赐给※拖雷为妻,
牛乳制品的一种。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地区。制法:将酸奶倒入锅内,加火烧热使水分解出来,取出水后再继续加火排除水分,成粘性碎块,遂成。喝茶时的传统食品,代替面包和点心,也是款待客人的美味
傣语音译。解放前云南德宏地区傣族村寨的头人,隶属于※布㽘,由当地土司委任,负责管理村寨行政事务,为土司向农民征收捐税、官租,征派差役。由土司授予少量土地或官谷作为在职期间的俸禄,并可免除
见“俟力发”(1690页)。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阿鲁埃得本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抹里。
1277—1346元朝官员。蒙古克烈部人。字瑞芝。冀宁路达鲁花赤阿思兰之孙。因祖父名阿思兰,遂以兰为氏。通经史,兼习诸国语言。成宗(1294—1307年在位)朝,为翰林院札尔里赤,书写制诰,深受赏识。
哈尼族名。历史文献上“哈尼”的同音异写。乾隆四十年(1775),胡蔚校订《南诏野史》“窝泥”条说:“有和泥、斡泥、哈泥、路弼等名……”雍正《临安府志》说自呼哈宜(哈尼)。居今云南元阳县境。参见“哈尼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