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贵由

贵由

1206—1248

蒙古国第三代大汗。又译古与、古余克。乞颜·孛儿只斤氏。太宗※窝阔台长子。太宗五年(1233),从宗王按赤带征辽东,擒东夏国主蒲鲜万奴。七年,与宗王拔都等西征,史称“长子出征”,攻取钦察、阿速诸部及斡罗思诸国。十一年,破阿速都城蔑怯思。次年,以父病,奉诏先行东还蒙古。初承袭父原有封地,以叶密立(今新疆额敏县)为中心,领有今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八年(1236),赐大名68593户为食邑。母乃马真后脱列哥那称制五年(1246),即汗位于汪吉宿灭秃里。即位初,追查其叔祖铁木哥斡赤斤称兵谋夺汗位事,以铁木哥先卒,杀其旧日主谋官属数人。“朝政犹出於六皇后(脱列哥那)”。(《元史》卷2)是年,母死,始主政,纠原有弊政,杀母后宠信之西域商人奥都刺合蛮,起用牙老瓦赤掌中原财赋,复以镇海为中书右丞相,派察罕进攻江淮,命野里知吉带西征。素与钦察汗拔都不睦,定宗二年秋,以养病为由,领兵西行,欲图拔都。翌年三月,至横相乙儿(今乌伦古河上游)病卒。在位期间,因黄金家族内部争权矛盾,军事活动进展不大,太祖、太宗朝所行之政趋衰。元世祖至元三年(1266),追谥简平皇帝。庙号定宗。

猜你喜欢

  • 麦积山石窟

    中国佛教石窟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上。山高140余米,因形如堆积的麦秸垛状,故名。开凿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北魏、西魏、北周间大规模建造。其

  • 额音河卫

    见“兀应河卫”(110页)。

  • 弜头虎子

    古族名。晋代对※板楯蛮的一种称呼。据《华阳国志》云:“汉兴,亦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弜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今所谓弜头虎子者也”。因其用弓弩射虎而得名。

  •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

    1704—1787或(1708—1788)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学者、青海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活佛。“松巴”一名有二解:一说松巴二世松巴达曲绛措生于松巴村,故名;又说系藏族十八族系中之一支。

  • 短钱

    金代以八十为陌(一百)的用钱法。大定二十年(1180),金修建上京内所,购买民间物资,经常不立即付钱,付钱时也以八十当一百。民间称此不足一百而当一百的“省陌钱”为“短钱”。官府用钱则足百,称为“长钱”

  • 椎髻

    古越人及其后裔壮侗语族诸民族的传统发饰。亦作椎结、高髻。其式将头部周围剪短,将中央长发挽为高髻,如锤如椎,置于头顶或脑后。古时百越民族多此发式。《吴越春秋·吴太伯传》载:吴寿梦元年(前585),寿梦对

  • 蒙哥

    1208—1259蒙古国第四代大汗。又译蒙格、忙该,蒙古语意为“长生”。乞颜·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子,母唆鲁和帖尼。自幼养育于伯父窝阔台汗处,随从出征,屡立战功。太宗二年(1230),

  • 博思喜

    ?—1654清朝武官。博尔济吉特氏。古英和硕齐子。崇德三年(1638),袭父三等梅勒章京世职。顺治元年(1644)四月,随睿亲王多尔衮至山海关外,与梅勒章京图占击农民起义军。三年(1646)五月,随豫

  • 额登喀喇

    清代对部分赫哲族的称呼。一作额登哈喇。因其男子不剃发,又有不剃发黑斤之称,俗呼短毛子。史记其所在不尽相同,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中段两岸附近。清咸丰八年(1858),根据不平等的《中俄瑷珲和约》,其地割

  • 双福

    ?—185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姓他拉氏。道光八年(1828),由护军擢护军校。十年,赴喀什噶尔参与镇压安集延、布鲁特回族起事。二十一年(1841),官湖广督标左右二营游击,参与镇压崇阳县钟人杰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