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文汇
见“全辽文”(830页)。
见“全辽文”(830页)。
州名。唐置,治所在今甘肃省安西县。唐末先后为张义潮,曹议金辖地。五代初为甘州回鹘所控制。宋天圣八年(1030)入于西夏,为西夏西平监军司驻地。夏亡州废。元复置。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北部,东、北接贵南县鲁仓千户部落,西临黄河,南接卡力岗。与兴德县夏卜让千户原为一个部落,数百年前,由甘肃夏河一带迁至青海黄南同仁一带游牧,因与当地部落纠纷,又迁至同德县。清道光
西夏学校之一种。教授汉学。自夏景宗李元昊创建蕃学后,汉学日趋衰落。崇宗贞观元年(1101)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请求尊行儒教,崇尚诗书,重视汉学。李乾顺采纳其议,命于蕃学外建此学,设教授,收弟子300,
契丹语,意“河”。《新五代史·契丹传》记其族发源于※袅罗个没里,称:“没里者,河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以出生地世里没里而著姓耶律。
?—1223金朝大臣。上京路(今黑龙江阿城)猛安人。女真族。纥石烈氏。章宗明昌五年(1194)进士。历任尚书省令史、中都路支度判官、河北东路都勾判官、翰林直学士、大理卿、右谏议大夫。宣宗兴定二年(12
书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苏尔德据永贵、固世衡辑编之《回疆志》改编。正文分4卷,卷首1卷。卷首载《平定回部叶尔奇木碑铭》、《平定回部纪功伊西洱库尔淖尔之碑》文、《新疆回部图说》。卷1主要载述天山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瓜州西平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瓜州(今甘肃安西县),备回鹘。
1704—1787或(1708—1788) 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学者、青海佑宁寺(即郭隆寺)第三世松巴活佛。“松巴”一名有二解:一说松巴二世松巴达曲绛措生于松巴村,故名;又说系藏族十八族系中之一支。
? —1803清朝大臣。满洲镶白旗人。姓鄂济氏。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文生员中举人。四十二年(1777),由方略馆补授昭西陵笔帖式。五十八年(1793),授江西布政使。嘉庆四年(1799),授山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又作田列克、帖良古惕。分布于也儿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上游以东前苏联戈尔诺·阿尔泰自治州。一说此称唐代已见于突厥文碑铭,即“多览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