钊
即“斯由”(2168页)。
即“斯由”(2168页)。
清代地区名。指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清朝称维吾尔人为“缠回”,故名。嘉庆九年(1804)所刊《回疆通志》,即为这一地区的方志。其中包括喀什噶尔(今喀什)、英吉沙尔、叶尔羌(今莎车)、和阗(今和田)、乌什
见“耶律宗真”(1315页)。
见“窝集部”(2297页)。
①亦作蕃。党项族称。党项语音“弥”或“名”。西夏党项人自称“番人”。党项人骨勒茂才编撰的党项语文和汉语文双解词语集名为《番汉合时掌中珠》,西夏文称为“番文”,西夏文大藏经称为《番大藏经》。 ②中原王朝
861—897唐代南诏第十二世王。又名法、法尧。乌蛮,蒙氏。祐世隆子。乾符四年(877),父卒,袭王位。遣陀西(南诏官名)段琷宝诣邕州节度使率谠处请修好。未几,攻掠西川。五年,改元贞明,后又改元承智、
元代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今城步县)人。约皇庆元年(1312),在城步创办儒林书院。促进城步苗区渐兴儒道文风,影响甚大,对传播汉文化,教育苗民子弟,有重大贡献。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鄂尔浑河、色楞格河合流处。东与北接俄罗斯边界,西达萨尔金河、南抵邦吉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汗阿林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车棱札布避噶尔丹掠,率众徙牧俄罗斯境。三十二年(1
南北朝和隋唐时乐舞曲名。以语兰陵武王高长恭入阵勇战状而得名。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王高澄第四子,北齐王宣帝高洋侄。史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
东晋十六国时期郡名。隶凉州。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前凉张天锡于凉州置郡于临松山下,故名。北周废入张掖郡张掖县。匈奴一支卢水胡世居该地,后凉龙飞二年(397),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同德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在青海和硕特蒙古首领支持下,由一世藏班智达及其弟朵科尔四世罗桑丹增嘉措共建。设有显宗学院,采用色拉寺吉宗教程,属色拉寺系统。四十四年(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