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孜康
藏语音译,意为“医算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讲习医药、历算,主要为封建领主治病及编制藏文历书的机构。清康熙十五年(1676),初在药王山之药王庙内传习医药知识,至五十六年(1717)后开始讲习藏医、历算,并编制藏文历书。时,尚非正式机构,至1915年始由藏医、历算学家钦铙罗布创立于拉萨,次年附设医、算学校,为藏军和各寺院培训人才,结业后仍回原地。1959年民主改革后,在原地扩建楼房,成立具有现代规模的拉萨医院,开展藏医的整理研究工作,并附设专门历算研究、编纂机构。
藏语音译,意为“医算局”。原西藏地方政府所属讲习医药、历算,主要为封建领主治病及编制藏文历书的机构。清康熙十五年(1676),初在药王山之药王庙内传习医药知识,至五十六年(1717)后开始讲习藏医、历算,并编制藏文历书。时,尚非正式机构,至1915年始由藏医、历算学家钦铙罗布创立于拉萨,次年附设医、算学校,为藏军和各寺院培训人才,结业后仍回原地。1959年民主改革后,在原地扩建楼房,成立具有现代规模的拉萨医院,开展藏医的整理研究工作,并附设专门历算研究、编纂机构。
西魏所制定的行政法规。“式”为官吏所循的“轨物程式”,是国家机关公文程式和办事细则。其名称源于汉代的品式章程,但在晋以前不具有正式法律效力。西魏文帝大统十年(544),国相宇文泰命苏绰编《大统式》。《
书名。清代方亨咸著。1卷。记述沅州以西苗族习俗。其中包括服装、贸易、婚丧、语言、祭典等。辑入《檀几丛书》与《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
汉代匈奴单于。原为匈奴呼揭王,屯驻西方。宣帝五凤元年(前57),与唯犁当户合谋,共谗右贤王欲自立为单于,唆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单于察知有冤,杀唯犁当户。恐殃及,遂叛,自立为呼揭单于,同屠耆单于分庭抗
清代经营旗地生产的农庄头人。①皇庄、王庄、旗下官庄等,系官设,通例每庄设庄丁10人,以其中一人立为庄头,管理生产、公差、纳粮、纳银、杂供等事。其缺,例以其子弟顶补;被革,则调充他庄庄丁。受屯领催监督,
参见“署飒可汗”(2359页)。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珞巴族对调解人的称谓。又作根东、格杭杜、布胡特。一般自然形成,亦有推举产生。由有德才、机智勇敢、阅历资深、精明强干、能言善辩、办事公正,并享有威望的男性或少数女性充任。调解村寨或氏族内外的纠纷,受人尊
古地名。位于今甘肃临洮县境。春秋时为狄戎所居。战国时,秦献公灭狄戎,设官管理。昭王时设陇西郡,辖其地。汉因之,为陇西郡治所。晋改为武始县。
维吾尔语音译,意为“山”。又译塔格。清代史籍多用以称天山南路诸山,如海都塔克、英额齐盘塔克等。今有的山仍沿用此称,如库鲁克塔格等。
见“中尚监”(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