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阿侬语

阿侬语

我国怒族中自称阿侬的支系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福贡县木古甲一带,使用人口1000左右。在国外,称怒语,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恩梅开江流域。中国境内阿侬语无方言差别,但缅甸境内则分4个方言。以木古甲阿侬语为例。语音特点:单辅音45个。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分舌尖前、卷舌、舌面前3套,有卷舌塞音、鼻音和边音。鼻音、边音、擦音分清浊两套。有20个复辅音,分3类:一类是前喉塞与浊塞音、塞擦音、鼻音组成的复辅音10个,一类是唇音、舌根音和卷舌半元音组成的复辅音9个,再一类是三合复辅音1个。有10个单元音,16个复元音。复元音以后响的为主,共12个,由i、u、y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有2个前响复元音和2个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主要出现在汉语借词中。4个鼻音和喉塞音均可作节尾辅音。有4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不大。语法特点:形态、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连词、叹词10类。名词有复数和指小语法形式,用后缀表示。名词有人称领属范畴,在名词前加词头表示,仅有单数。数词、量词均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量词较丰富,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双数和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疑问代词用疑问语素kha55构成代替各种不同对象的代词。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方向等语法范畴。人称分一、二、三人称,数有单数、双数和多数,用形态变化表达。体有将行、进行、已行、曾行等类,均用在动词后加粘附性后缀表达。态有自动、使动、互动3种,自动用后缀表示,使动用前缀或辅音屈折变化表示,互动用前缀表示。式有祈使和命令,用加前后缀、词根屈折变化等手段综合表达。方向有向心、离心、向上、向下4种形式,均用后缀表示。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有表示领属、施动、受动、工具、从由、处所、比较等类,另有一类定指助词,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一般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词汇主要由单音节或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组成。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构词词头有9个,不如独龙语丰富,复合词有并列、修饰、支配、表述等结构形式的。派生词以加前缀为主。四音联绵词较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和傈僳语,有少量白语和缅甸语借词。借词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努烈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布依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仲家”、“夷族”。自称“布越”、“布那”、“布曼”、“布侬”、“布僚”等。主要分布于贵州南部、西南部镇宁、紫云、关岭、平坝、清镇等地,贵阳郊区亦有分布。其地气候温和,多溶岩分布

  • 仡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与苗族支系之一的自称相同。疑为苗族的一种别称。分布在辰、沅、靖州(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其名称仅见于南宋诗人陆游所著《老学庵笔记》。其民焚山而耕,种植粟豆。其地今为苗族聚

  • 珲春

    地名。见“珲春厅”(1794页)。

  • 杨僧嗣

    ?—472或473武都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保宗从弟(一作从子)。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受宋扶植的杨元和(保宗子)因势弱不能自立,投奔北魏。遂自称武都王于葭芦(

  • 策凌乌巴什

    见“车凌乌巴什”(281页)。

  • 斗卡

    僜语音译。旧时流行于僜人地区的习惯法之一。当发生偷盗、抢劫、私通及其它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时,按传统习惯,受到伤害一方有权强行罚取肇事者的财物作为赔偿和惩罚,称“斗卡”。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一定作用。

  • 刘定逌

    1720—1806清代壮族理学家和诗人。字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出生于地主家庭,幼好读书,学识渊博。乾隆十三年(1748)赴京应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后去职南归,曾主持秀峰、宾阳、阳明等书院,

  • 乙弗朗

    西魏大臣,字通照,吐谷浑族。先世原居东部,世为部落大人,后徙代郡,居上乐。少有侠气,善骑射。北魏孝明帝(515—528在位)时,为避乱,徙居并(治今山西太原)、肆(治今山西忻县西北)地区。附于尔朱荣,

  • 勒扎勒仁钦旺布

    1918—1968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三十三世孙,札萨克※官布札布之子。信奉佛教。继承王位时,其叔父之子阿拉木斯贝子,于北京雇用三百人组成武装,回敖汉旗王府,以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