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察尔济呼毕勒罕一世
?—1745
呼和浩特著名慈灯寺(谷称五塔寺)建造者。清雍正五年(1727),在京城任副札萨克达喇嘛。后赴呼和浩特,仿北京西郊白石桥附近明永乐年间所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形式,在该地建慈灯寺,十年(1732),清廷赐以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的寺额。乾隆十年(1745)四月十五日圆寂。
呼和浩特著名慈灯寺(谷称五塔寺)建造者。清雍正五年(1727),在京城任副札萨克达喇嘛。后赴呼和浩特,仿北京西郊白石桥附近明永乐年间所建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形式,在该地建慈灯寺,十年(1732),清廷赐以满、蒙、汉3种文字书写的寺额。乾隆十年(1745)四月十五日圆寂。
苗族的地方长老。苗语音译,意为“地方上的长者”。有的地区称“该歪”。与乡老、寨老相似。多半是在能言善辩、有威望、有才干、办事公道、能合理调解各种纠纷、愿意为群众办事的老年或青年中自然产生。不受村寨或县
见“会昌一品集”(832页)。
见“耶律只没”(1308页)。
元代汉语白话。对伊斯兰教请真寺的称谓。伊斯兰教徒称为“达失蛮”。一说此称原自阿拉伯语。
602—664唐代佛教著名高僧。汉族。俗姓陈,名祎。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10岁丧父,寄居于兄寺中生活。13岁出家,从景法师学《涅槃经》,从严法师学《摄大乘论》。17岁起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考》作伊逊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伊逊河在齐齐哈尔东,与屯河(今汤旺河)、伊春河相近。
见“建州卫”(1543页)、“建州左卫”(1543页)。
藏语作“孜西”。唐代吐蕃社会的卜算或占卜方法。主要流行于贵族统治阶级中,以卜行为之吉凶。据《德乌佛教史》载,即:吉星算、护身算、天象算及胜利算。
见“那木罕”(929页)。
唐置政区名。治所在积利城(即今辽宁复县龙潭山古城,亦称得寺山城,明称得利嬴城。或说为该省新金县东郭屯北之吴姑城山城)。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将牛进达征高丽,曾进攻积利城,斩数千级还。总章元年(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