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马联元

马联元

1841—1903

清代伊斯兰教学者。字致本,新兴(今云南玉溪)大营人。回族。著名阿訇马学宽之子。幼随父学习伊斯兰经典、阿拉伯文和汉文。曾随舅父马仁山到麦加朝觐,留居土耳其、伊拉克、埃及、印度等国四、五年,访问诸国学者、考问经典。同治十三年(1874),回国,在玉溪大营讲学数十年,弟子以千计。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为“寺院教育”大学部初级班编写一套完整教材,简明扼要,浅显易懂,被各地清真寺所采用。首倡“中阿并授”,用汉文翻译《古兰经选本》,采用汉、阿文对照。倡议刊刻《古兰经》,刻版现存昆明城南清真寺。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赴缅甸,至宝石厂、白城。次年到印度,住干补勒,专心著述。阿拉伯文著作有《简明伊斯兰法典》、《四篇要道》、《性理本经》、《教典经注》、《阿拉伯文法》、《波斯文法》、《修辞学》等;汉文著作有《辨理明证》等。一说卒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

猜你喜欢

  • 懿德皇后之诬

    一作“仁懿皇后之诬”。辽朝后期宫内争权斗争中制造的冤案。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皇后”)名萧观音,为辽道宗耶律弘基皇后。年十三,纳为妃,清宁元年(1055),道宗即位,立为后。史载其姿容冠绝,幼通儒学

  • 哈什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职司承办采玉事务。乾隆二十四年(1759)定为五品。光绪十三年(1887)废。参见“伯克制度”(1091页)。

  • 神鹿县

    渤海王国置。为西京鸭渌府神州附郭县。故址在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即旧临江县治),一说为原临江县治西南葫卢套村江对岸之长城里。辽灭渤海后废,其民隶辽渌州。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八月,大延琳据东京(今

  • 额森特

    ?—1782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台褚勒氏。以前锋马甲从征伊犁,护哈萨克使入京擢蓝翎侍卫,迁二等侍卫。乾隆三十四年(1769),以经略大学士傅恒征缅甸,率索伦兵攻老官屯。三十六年,从定边右副将军温福

  • 阿至罗国

    见“副伏罗部”(1988页)。

  • 住对月

    锡伯族婚俗之一。主要流行于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等地。按照传统,新娘在结婚满月后,要回娘家住1个月,故名。

  • 喀什噶尔汉城

    见“徕宁城”(1893页)。

  • 桂娄部

    高句骊族5部之一。后亦称内部或黄部。5部中原以消(一作涓)奴部人为王,汉时由桂娄部人取代,故有内部(5部按分布方位,以东、西南、北、内命部名)、黄部之称。直至唐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诸王皆由其部

  • 尼木立立土司

    见“河东长官司”(1509页)。

  • 八项宣言

    1934年新疆军阀盛世才提出的施政纲领。内容为:实行民族平等;保障信教自由;实施农村救济;整理财政;澄清吏治;扩充教育;推行自由;改良司法。它是盛世才为巩固其统治、顺应当时国内外和新疆的政治潮流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