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鸭渌府

鸭渌府

渤海王国置。号西京。为渤海15府之一。因滨临鸭绿江故名。领神、桓、丰、正4州。治神州,故址即今吉林省浑江市临江镇(原临江县治所在);一说在原临江县治西南葫芦套村江对岸的长城里。辖境属高丽故地,约有今辽宁丹东市以北,白头山天池以南的吉林省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县、浑江市、通化市、集安县,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桓仁和宽甸县及朝鲜江界等地。其境为渤海通唐水路必经之地,史称“朝贡道”。所领桓州(丸都)产李,乃渤海著名物产之一,为时人所贵。辽灭渤海后废。其神州神鹿县民,被辽太祖迁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置宣化县(治所在波罗城)统之,未迁走者改置渌州;另3州因渤海之旧。辽圣宗太平九年(1029)八月,渌州渤海人因响应东京(今辽宁辽阳市)渤海人大延琳起义反辽,次年失败后也被迁至今巴林左旗境,辽置易俗县处之。

猜你喜欢

  • 舍利司

    见“舍利”(1467页)。

  • 夏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作峡峻寺、夏峻寺,皆为藏语“夏宗”之异译,在青海平安县。与青海之智革尔贝宗、班摩曲宗、阿琼南宗著称“安多四宗”。相传建于北宋。元至正十九年(1359),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

  • 契丹文字

    辽代契丹族创制的文字。有大字、小字两种。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创契丹大字。其后,太祖弟耶律迭剌为更适合契丹语单词多音节和用粘着词尾表示语法关系的语言特点,又创拼音式契丹小字。两种文字的字形结构均仿

  • 金大圣皇帝

    见“阿骨打”(1212页)。

  • 延兴

    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年号。471—476年,凡6年。

  • 苏毗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又称孙波如。“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朝府兵制建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藏北及与青海、云南藏区相接部分。为吐蕃“五如”之一。设“如本”统领。辖

  • 吐蕃敦煌石窟

    指公元781—848年间吐蕃占领敦煌时代的石窟。据统计有洞窟46个,多为9世纪所凿。石窟外形大多为覆斗窟形,帐形龛,长方形窟门。在壁画中突出吐蕃赞普及其臣工、侍从等人物,如158窟的诸国王子※《举哀图

  • 窝集奎玛所

    见“兀者揆野木千户所”(113页)。

  • 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

    见“评皇券牒”(1170页)。

  • 贵阳府

    行政区划名。明置。旧为程番长官司。明洪武(1368—1398)初,置贵州宣慰司,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成化十二年(1476),置程番府。隆庆三年(1569)改为贵阳府,治所在今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