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何景明

何景明

【生卒】:1483—1521

【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生卒】:1483——1521

字仲默,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中,历官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刘瑾擅政,得罪瑾,被罢官。瑾诛,被推荐入直内阁制敕房。曾救李梦阳,上疏言帝不当畜义子、留边军、宠番僧、任宦官。又曾讲经学于正学书院。与李梦阳等倡诗古文,梦阳主摹仿,景明主创造。天下话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嘉靖初、托病辞官归。卒。


【生卒】:1483—1521

【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生卒】:1483——1521

字仲默,信阳(今属河南)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中,历官吏部员外郎、陕西提学副使。刘瑾擅政,得罪瑾,被罢官。瑾诛,被推荐入直内阁制敕房。曾救李梦阳,上疏言帝不当畜义子、留边军、宠番僧、任宦官。又曾讲经学于正学书院。与李梦阳等倡诗古文,梦阳主摹仿,景明主创造。天下话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嘉靖初、托病辞官归。卒。


【生卒】:1483—1521

【介绍】: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猜你喜欢

  • 李璣

    【介绍】:明江西丰城人,字邦佐,号西野。嘉靖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四十二年致仕。有《西野遗稿》。

  • 朱尔迈

    【生卒】:1632—1693【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人远,号日观。朱嘉征子。诸生。有《平山堂集》。

  • 冯弘

    【生卒】:?—438【介绍】:十六国时北燕国君,长乐信都人,字文通,冯跋弟。初封汲郡公,改中山公,历位司徒,掌北燕军政实权。跋死,杀跋子翼自立。为北魏所攻,东奔高丽,居二年,为高丽所杀。在位六年。

  • 刘翼

    【介绍】:宋福州福清人,字躔文,一作躔父,号心如。为陈藻门人。隐居耕读,独力于诗,晚益傲世自乐。有《心游摘稿》。

  • 律实

    雍吉烈部人。孛兰奚之父。有谋略,善骑射。曾回答窝阔台有关军事方面的问题,窝阔台称意,即任命为千户。迁齐王府司马。从睿宗伐金有功。病逝。【介绍】:元蒙古人,雍吉烈(弘吉剌)氏。窝阔台汗问以军旅事,应对称

  • 张茂

    字伟康。少单贫,有志行,为乡里所敬信。元帝征辟为掾属,迁太子右卫率,出为吴兴内史。后被沈充所杀。

  • 姜兆锡

    【生卒】:1666—1745【介绍】:清江苏丹阳人,字上均。康熙二十九年举人。乾隆初以大学士鄂尔泰荐,充《三礼》馆纂修官,采辑群说,加以折衷。有《礼记章义》、《春秋公穀彙义》等。

  • 刘藏器

    胤之从子。亦有词学,官宋州司马。(190上/4995,参见《新唐书》)【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刘延祐从弟。高宗时为侍御史,卫尉卿尉迟宝林胁人为妾,藏器劾还之,宝林私请帝止其还,凡再劾再止。帝乃诏可,然

  • 苏冲阿

    蒙古正黄旗人。内大臣德楞泰之子。初为一品荫生,授侍卫。随其父于军中,由战功不断升迁,累官至盛京副都统,署黑龙江将军,后袭一等侯爵。

  • 李乔基

    【生卒】:?—1787【介绍】:清广东嘉应州人,名安善,以字行。精武术。乾隆间客居台湾,适逢林爽文起事,募团练以助清军,为林军俘获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