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宗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生卒】:?——1022
知信长子。幼善射箭。以父荫补殿直,寄班祗候。咸平初,转供奉官、镇定高阳关三路承受公事。历閤门祗候,河北缘边安抚都监,东染院使、知定州,宫苑使、知雄州、河北缘边安抚使等。在郡有治绩,诏书嘉奖,授皇城使、知滑州。时,吐蕃唃厮啰为边患,以副龙图阁直学士陈尧咨巡边,既行,承宗为西上閤门使,充钤辖。乾兴元年(1022),为鄜延都钤辖,卒。
【生卒】:1635—1708【介绍】:清满洲正黄旗人,字端範,纳喇氏。康熙中由侍卫累官兵部尚书,与米思翰、莫洛力主撤藩。吴三桂等反,赞理军务。调吏部尚书,授武英殿大学士。重修《太祖太宗实录》,编纂《大
【介绍】:元真定人,字庭训。由儒学教授,迁太常博士,礼文多所详定。成宗贞元元年,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回挠。大德初,改国子司业卒。
后唐庄宗子。庄宗即位,被任为北都留守。后封魏王。同光三年(925)任西南行营都统,与郭崇韬一起率军灭前蜀。于蜀中奉皇后命杀崇韬。回师途中闻庄宗被杀,军散,自杀而死。(,参见《新五代史》)【生卒】:?—
【生卒】:?—1565【介绍】:明南京人,字清父,一作清甫,号丹泉,又号宝幢居士。究心禅理,高自位置,非胜流名僧,不与梯接。书法孙过庭、李怀琳,笔力遒劲,主张四分古法六分己意。山水师小米,自成一家。家
【生卒】:?-472南阳冠军(今河南邓县北)人。初为建福戍主,宋明帝时,渐迁至建安王刘休仁司徒中兵参军,以战功封平阳县侯。泰豫元年(472)授益州刺史,未拜卒,追赠辅师将军,谥平侯。【生卒】:?—47
【生卒】:908—976【介绍】:宋并州太原人。历仕唐、晋、周,累官相州留后。宋初,平李筠之乱,以功拜安国军节度使。伐后蜀,任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连战皆捷。既入成都,昼夜宴饮,不恤军务,纵部下掠夺女子
【生卒】:?——1851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历官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陕西、云南巡抚,陕甘、云贵,两江总督。道光中,用兵云南永昌回部;整顿两江漕政、盐政,上盐政章程八条;兼任南河总督,筹河
【生卒】:583-621梁宗室。隋末任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等聚众反隋,他被推为主,以复梁室号召,五日内得数万人。乃自称梁王,年号凤鸣。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一带,兵至四十万。后
【生卒】:?—1650【介绍】:明常州府宜兴人,字可先,号石渠。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蒲圻知县。崇祯中历官江西提学副使。南明永历帝擢为兵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转徒湘桂,在城步被清兵所执,至衡州不屈死。炳
字季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历官南京礼部郎中、广东岭南道右参议。曾拒绝暹罗贡使馈赠。天启初,因有从讨奢崇明,击杀崇明党樊龙,收复重庆,拔蔺州等功,升为太仆少卿、左通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