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清江苏吴县人,字备五,号子仙。嘉庆十五年举人。工诗词,善行楷书,亦能画。有《啸月轩集》、《拜玉词》、《古今体诗存》。
【生卒】:1730——1801字胥石。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乾隆中期举人。稽古博学,长于考证,史学成就颇著,与同邑丁杰并称“丁经吴史”。著有《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五代史考异》、《读通#笔记)及《南
恒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祖、父为成德军节度属官。初嫁于太原武氏,后被郭威纳为继室。后汉时累封至吴国夫人。隐帝时郭威起兵,她与诸子在京城被杀。后周建立,追册为贵妃。(,参见《新五代史》)
【生卒】:91—172【介绍】:东汉南郡华容人,字伯始。安帝时举孝廉,奏章为天下第一。拜尚书郎,五迁至尚书仆射,历仕司空、司徒、太尉,官至太傅,历安、顺、冲、质、桓、灵六帝。谦恭练达,处宦官外戚交互专
字君卿,西汉齐(冶今山东淄博市临淄)人。父世医,少随父行医长安。后学儒经,为京兆尹吏,攀结专权的外戚王氏,深得王氏丘侯赏识,士大夫争与相交。母死,送葬者车至二三千辆。因平阿侯王谭推荐,举方正,任谏大夫
【生卒】:722-785字茂初,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代宗时从李勉为判官。摄行陈州刺史、署为亳州防御史,开通了陈、颍二州的漕路。德宗继位,授检校太常少卿,从讨河南北叛军、围击田悦,以功检校右仆射。(,
【介绍】:宋吉州庐陵人,字子栗。周必大弟。必大谓其“仁而刚,敬而和,敏而好学。事母孝,从兄顺,与人交忠信廉逊”。卒年三十三。
洛阳弟。位至中山太守。
【生卒】:1832——1899字漱兰。浙江瑞安人。同治进士。官历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至兵部左侍郎。屡上疏论时政得失,以敢言著名,与宗室宝廷、张之洞等合称翰林四谏。光绪中,先后上疏论皇子承继大统及中
茌平(今属山东)人。张后觉门徒。用问答语,著《弘山教言》。以贡生为长山训导,卒年九十二。【介绍】:明山东茌平人,字素衷。年二十,闻张后觉讲良知之学,遂师事之。辑师生问答语,为《弘山教言》。家贫,时或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