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文彦博

文彦博

【生卒】:1006—1097

【介绍】: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生卒】:1006——1097

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第进士。庆历末,平王则起事,由参知政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国公。英宗即位,拜枢密使。神宗初,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师致仕。元祐初,经司马光荐,命为平章军国重事。彦博虽身居富贵,但待人接物谦逊。居洛,接待程颢兄弟,如同布衣之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相聚,论年龄不论官位,称“洛阳耆英会”,为时人钦慕。五年(1090),复以太师致仕。卒,谥忠烈。


【生卒】:1006—1097

【介绍】: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生卒】:1006——1097

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第进士。庆历末,平王则起事,由参知政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国公。英宗即位,拜枢密使。神宗初,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师致仕。元祐初,经司马光荐,命为平章军国重事。彦博虽身居富贵,但待人接物谦逊。居洛,接待程颢兄弟,如同布衣之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相聚,论年龄不论官位,称“洛阳耆英会”,为时人钦慕。五年(1090),复以太师致仕。卒,谥忠烈。


【生卒】:1006—1097

【介绍】:

宋汾州介休人,字宽夫。仁宗天圣五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庆历七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镇压贝州王则起义,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祐三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复相。嘉祐三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朝,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元丰六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初,因司马光荐,为平章军国重事。五年,复致仕。历仕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卒谥忠烈。有《潞公集》。


猜你喜欢

  • 索湘

    【生卒】:?—1001【介绍】:宋沧州盐山人,字巨川。太祖开宝六年进士。为郓州司理参军,奉诏按鞫齐州大狱,事随以白。太宗时累官河东转运使。真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复充河北转运使。长于吏事,所至边郡,必

  • 陆杲

    【生卒】:459—532字明霞,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少好学,善书法绘画。齐历太子舍人,司徒从事中郎。梁迁御史中丞,执法不佞权贵,不徇私情。出为义兴太守,为政宽惠。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卒,谥质子。崇

  • 徐士宗

    【介绍】:明浙江山阴人。永乐中知贵溪县,有异绩。宣德六年三考俱最,民诣阙乞留,诏增二秩还任。居官办案清廉,邑人称为神明。

  • 胡谊

    【生卒】:1159—1232【介绍】:宋庆元府奉化人,字正之,号观省佚翁。胡谦弟。师事袁燮,文学为乡里表式。有《尚书释疑》、《观省杂著》。

  • 程一飞

    【介绍】:宋元间歙县人,字翀甫。博习诸经,尤精于诗,文章操笔立成,不喜穿凿附会。举宋理宗景定二年乡试第二。早孤,事祖母孝。专以经学训诲乡闾子弟。为文清劲如其人。

  • 朱友裕

    【生卒】:?—904【介绍】:后梁太祖朱温长子,字端夫。善骑射,性宽厚,颇得士心。初为宣武军牙校,累官忠武军节度使。天祐元年,邠州杨崇本叛,太祖遣友裕攻之,以疾卒。

  • 吴仁杰

    【介绍】:宋洛阳人,迁居昆山。字斗南,一字南英,号螙隐,又号蠹豪。孝宗淳熙间进士。历罗田令、国子学录。博学洽闻,尤精汉史,讲学于朱熹之门。以《三刘汉书标注》未臻尽善,博考订正成《两汉刊误补遗》,号称精

  • 王蒙

    【介绍】:宋饶州鄱阳人,字养正,号双岩。以训行孝谨著称于州闻。有《双岩集》。

  • 齐王氏

    【介绍】:见王聪儿。

  • 陶恩培

    【生卒】:1801—1854【介绍】:清浙江山阴人,字益之,一字问云。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迁御史,出为湖南衡州知府。咸丰二年,太平军过境,以守备坚固得完。四年,擢官至湖北巡抚。太平军破武昌,投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