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明帝
【生卒】:299-325
即司马绍,字道畿,睿长子。庙号肃宗。永昌元年(322)即帝位。太宁二年(324),荆州刺史王敦再次叛乱,派王导、庾亮等领兵平叛;外戚庾亮权势日重。太宁三年死。
【生卒】:299—325
【介绍】:
即司马绍。东晋皇帝,字道畿。元帝子。憨帝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元帝即位,立为太子。即位后,王导辅政。太宁二年,王敦举兵反,帝亲征,值王敦病死,遂讨平之。以应詹、郗鉴、陶侃等分镇江、徐、荆州等地,方欲有所作为,病死。在位三年,庙号肃祖。
【生卒】:299-325
即司马绍,字道畿,睿长子。庙号肃宗。永昌元年(322)即帝位。太宁二年(324),荆州刺史王敦再次叛乱,派王导、庾亮等领兵平叛;外戚庾亮权势日重。太宁三年死。
【生卒】:299—325
【介绍】:
即司马绍。东晋皇帝,字道畿。元帝子。憨帝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元帝即位,立为太子。即位后,王导辅政。太宁二年,王敦举兵反,帝亲征,值王敦病死,遂讨平之。以应詹、郗鉴、陶侃等分镇江、徐、荆州等地,方欲有所作为,病死。在位三年,庙号肃祖。
【介绍】:明浙江仁和人,字守正。永乐中由贡生拜监察御史,巡按四川,所至不求近名。升山东按察副使,秩满,以不肯谒见当权者,迁广东,遂辞归。
【生卒】:1577—1628【介绍】:亦译作金尼各,字四表。法国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明万历三十八年来华,在南京学习汉语,四十二年返罗马,向教皇汇报教务。四十八年再度来华,先后在杭州、开封、山西、陕
【生卒】:1393—1470【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懋德。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出按浙江回,力言浙江急务莫切于防倭。后果如所料。官至湖广参议。有《怡庵集》。
【生卒】:1054——1123濮王允让孙。袭封嗣濮王。徽宗即位,拜建武节度使,为大宗正,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江夏郡王,徙节泰宁定武,检校少保、少傅。卒,赠太保,追封恭王。
【介绍】:东汉京兆长安人,字叔阳。宋汉弟。少传《欧阳尚书》,教授数千人。为汝阴令,政为明能。入为尚书仆射。顺帝时,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转拜侍中。数上封事,抑退权臣,出为颍川太守,有治绩。病免,卒于家
河东(郡治今山西永济)人。史籍或书名因。北周武帝时,以孝名获官。隋开皇初卒。(,参见《北史》)【介绍】:北周河东安邑人,字孝政。性至孝。武帝时,父母丧,庐于墓侧,负土成坟。帝表其孝,授甘棠令。隋文帝开
【生卒】:1629—1699【介绍】:清云南河阳人,字玉峰,一字麟伯,学者称启南先生。康熙三年进士,授贵州平远推官。历直隶容城知县、吏部郎中、浙江巡抚,调江苏,官至吏部侍郎。所至修学校,亲至书院讲学,
字休贤,佐次子。初为郡功曹,以父丧去职。终身不食酒肉。明帝初,出仕,位至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卒。(,参见《北史》)【介绍】:北魏陇西狄道人,字休贤。李遵弟。郡辟功曹,以父忧去职,终身不食酒肉。孝明帝时
【介绍】:宋婺州浦江人,一作绍兴诸暨人。幼孤,母督学甚力,俾从陈亮游,终以学行显名。陈亮患难时,坚每为之奔走。
【介绍】:清顺天宛平人,字舜五。诸生,官灵台郎监正,明安图弟子。安图卒后,续修其割圆密率捷法,寻绪推究,至乾隆三十九年始刻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