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郱
【生卒】:749—821
【介绍】:
唐宗室。幼孤,力学自立,通经史。代宗宝应二年,举拔萃科,颜真卿擢为上等,拜同官尉。复以书判拔萃,除万年尉。迁华州录事参军,与刺史争事而去官。宪宗元和初,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于朝,迁南郑令。入拜宗正丞。官至陕府左司马。
【生卒】:749—821
【介绍】:
唐宗室。幼孤,力学自立,通经史。代宗宝应二年,举拔萃科,颜真卿擢为上等,拜同官尉。复以书判拔萃,除万年尉。迁华州录事参军,与刺史争事而去官。宪宗元和初,为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荐于朝,迁南郑令。入拜宗正丞。官至陕府左司马。
【生卒】:1326——1395字鼎臣,濠(治今安徽凤阳)人,与朱元璋同乡。随同元璋起兵征战屡立战功。历官统军元帅、征南将军,信国公。曾有克滁州、取和州、定太平、击败陈野先、平定集庆、随同徐达夺取镇江、
【介绍】:三国吴会稽山阴人,字孝连。少孤,推财于弟,以义让称。仕郡至功曹。守始平长。孙权深贵待之,未及擢用,病卒。
【介绍】:隋河南洛阳人,字慎言。房谟子。性沉着有器度,明于从政。初仕北齐,历济阴守,有能名。北齐亡,不得调。预尉迟迥乱,兵败,废于家。入隋,以苏威荐任新丰令,治政称能。累官泽州、德州司马。得文帝嘉奖,
字立夫,浦阳人。七岁能属文。延祐七年(1320)以《春秋》举上礼部,不利,退居深袅山中。后由御史荐为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去世。著有《尚书标说》六卷,《春秋世变图》二卷、《春秋传授谱》一卷、《古职方录》
【生卒】:456—466【介绍】:南朝宋宗室。彭城人,字孝烈,或作孝列。孝武帝第七子,封历阳王、临海王。明帝即位,进督雍州。长史孔道存不受命,举兵反,以应晋安王刘子勋,子勋自立为帝,进为卫将军。兵败赐
山东诸城人。刘棨之兄。历官山西太原府推官,河间知县。所至有政绩,得民心,被康熙帝誉为“清廉爱民”。
【介绍】:东汉河东人。明帝时为叶令。相传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来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令太史伺之。其至,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举罗张之,得一舄,乃所赐尚书履。
【生卒】:1454—1530【介绍】:明镇江府丹徒人,祖籍云南安宁。字应宁,号邃庵。成化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弘治时巡抚陕西,留意边事,严禁奸民以私茶易马,选卒练兵,加强武备。武宗即位,命为延绥、宁夏
【介绍】:宋婺州兰溪人,字唐佐。事亲至孝。度宗咸淳间知县沈应龙以景文及陈天隐、董孝舒名请于朝,立碑建“三贤祠”于学宫之后。
【介绍】:唐宗室后裔。李錡从父弟。德宗贞元三年,官左庶子,使吐蕃。十年,官司农卿,以论裴延龄矫妄,罢职左迁。宪宗元和初,稍迁宋州刺史,复坐李錡反,贬岭外。五年,为鸿胪少卿、兼御史中丞使吐蕃。复为司农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