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王熙次子。太武帝令其继广平王连后。以善射受帝宠信。位至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平州刺史,镇和龙。后为凉州镇将,领护西域校尉。为政清慎。孝文帝太和中卒。(,参见《北史》)
【介绍】:唐僧。俗姓袁。居越州永钦寺。智永弟子。相传王羲之兰亭真迹,藏于七代孙智永所,智永传辨才。太宗求之甚切,遣萧翼诡取之。因赐辨才财物,辨才惊惋,岁余卒。能诗。
拓跋禄官后。随拓跋珪作战有功封侯。拓跋焘时封望都公。(,参见《北史》)【介绍】:北魏皇族,鲜卑族。拓跋猗之后。从道武帝平中原,封望都侯。太武帝时,以其美仪容,进止可观,使迎左昭仪于柔然,进爵为公。
唐玄宗女,初嫁程昌胤,再嫁苏克贞。大历年间卒。
【介绍】:明湖广衡阳人,字伯绣。正德十二年进士。授行人。武宗南巡,上疏切谏,受杖,改南京国子监学正。嘉靖初,复官,授巡按御史。未几,疏请终养。有《易卦变》、《两州奏议》、《童训》等。
战国时楚国大臣。屈原任楚怀王左徒,他嫉妒其能,向怀王进谗言,使王疏远屈原。顷襄王即位,他与令尹子兰共同诬害屈原,使屈原被流放江南。【介绍】:战国时楚国大臣。楚怀王令屈原撰宪令,上官大夫欲夺其稿而屈原不
速浑察次子。性谦和,好学。速浑察去世后,宪宗命他袭爵,他辞让不受。推兄忽林池袭为国王。每当元世祖与他论事,他总敷陈大义,又明习典故。后病卒。至正八年(1348)追封鲁郡公。【介绍】:元蒙古札剌儿氏。木
字伯进,锦州卫(今属辽宁)人。嗣指挥职。嘉靖八年(1529)举武会试,升都指挥佥事,任锦义右参将,连破敌,为辽东总兵官,御敌有功,升都督同知。守备张文瀚死,坐解任。后任都督佥事再镇辽东,御敌有功,不久
字仲文,又字丑瓌。秀林堂弟。孝文帝时,为治书侍御史。穆泰据代都谋反,焕受命先驱至代,破泰谋。宣武帝时,位至平西将军。数率军作战,与都督元丽共击败吕苟儿军,还京,遇疾卒,年四十四。(,参见《北史》)【介
字孟诚,丰城(今属江西)人。尚书遂子。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刑部主事。隆庆中,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因罗旁之役及御倭功,升副使。万历间,官云南按察使、右佥都御史。曾抚附孟养、蛮莫两土司以制